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蛟龙行动》票房困境:一部优质电影的突围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蛟龙行动》票房困境:一部优质电影的突围之路

引用
腾讯
13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31A03OWG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31A04BB100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S0OOFM05378Z5Y.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67JDC50537ACUI.html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7OIIRA0552LJS9.html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AHARII0517QPSU.html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8DB7Q40517ACVG.html
8.
https://www.sohu.com/a/854552254_121924583
9.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6A0857C00
10.
https://www.sohu.com/a/852409067_759830
11.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449547/
12.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baitai/20250117/2142747.html
13.
https://finance.sina.cn/2025-01-27/detail-inehkprk8193480.d.html?vt=4&cid=76675&node_id=76675

2025年春节档,本应是国产电影百花齐放的黄金时期,然而,一部备受期待的重工业大片《蛟龙行动》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票房困境。截至大年初三,该片累计票房仅为1.65亿元,排片占比低至6.7%,黄金场次占比更是仅有4.2%。猫眼和灯塔两大平台对其最终票房的预测也仅为3.5亿元和4.7亿元,远低于预期。

这一令人堪忧的票房表现,不禁让人联想到2018年《红海行动》的辉煌成绩——36.53亿元的票房和8.2分的豆瓣高分。作为《红海行动》的续作,《蛟龙行动》为何会遭遇如此巨大的票房落差?

首先,宣发策略的不当是导致《蛟龙行动》票房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片方在宣传时过分强调“保密”和“神秘感”,试图以此吸引观众的好奇心。然而,这种策略却适得其反,引发了部分网友的反感。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过度保密反而容易引起观众的疑虑和抵触情绪。

其次,演员阵容的更换也影响了影片的票房号召力。相较于《红海行动》中张译、黄景瑜等演员,《蛟龙行动》的新演员阵容如黄轩、于适等人的票房号召力明显较弱。虽然这些演员在演技上表现出色,但缺乏足够的商业号召力,难以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中吸引大量观众。

社交媒体营销的不利也是导致票房困境的关键因素。在当今的电影市场中,社交媒体营销已成为决定影片成败的重要环节。然而,《蛟龙行动》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度明显不足,未能有效利用微博之夜等平台进行宣传,导致影片在预售阶段就处于劣势。

此外,题材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作为一部军事动作片,《蛟龙行动》在娱乐性上相对较低,难以满足春节期间观众对轻松娱乐的需求。相比之下,喜剧、动画等类型片更符合春节档的观影氛围,更容易吸引观众。

然而,从观众的实际反馈来看,《蛟龙行动》的品质远超其票房表现。据统计,该片的好评数量超过1万条,购票差评仅有257条,远低于其他春节档影片。军事发烧友更是撰写万字长评,从军事装备还原度到作战场面真实性等多个维度,盛赞该片达到了世界级水准。

在制作水准上,《蛟龙行动》堪称国产电影的标杆之作。影片斥资10亿元,1:1还原了4艘潜艇,其中“龙鲸号”长达120米,内部细节精细到仪表盘螺丝钉都经过严格把控。导演林超贤延续了其一贯的高水准,将紧张刺激的潜艇大战和深海追击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演员们更是拼尽全力,零下十度的天气下,导演带病坚持水下拍摄,女演员蒋璐霞甚至在生理期坚持在冰冷的水中拍摄,一度因憋气训练而昏迷。

然而,这样一部高品质的电影却遭遇票房困境,不仅对片方博纳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更引发了对整个电影市场的深刻反思。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坦言,这是比《红海行动》时期更大的挑战。如果《蛟龙行动》最终无法实现票房突破,可能会对整个电影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这一现象也凸显了当前电影市场存在的问题:排片与票房往往与电影品质脱钩,过度依赖营销和明星效应,忽视了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制作水准。这种现象不仅伤害了优质电影,更可能阻碍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电影产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24年全年票房较2023年减少了124亿元,观影人次减少了2亿多。观众的流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优质电影供给不足,无法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之下,2024年国内短剧总产值已超过500亿元,远超电影票房,这无疑是对电影产业的警示。

《蛟龙行动》的遭遇,也让人联想到韩国电影市场的教训。韩国电影在过度依赖网飞等流媒体平台后,本土票房持续下滑。中国电影产业若要健康发展,必须重视重工业电影的制作,提升电影的视听体验和艺术价值,才能真正吸引观众重返影院。

面对《蛟龙行动》的票房困境,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这样一部制作精良、品质过硬的电影都无法获得应有的市场回报,未来谁还会投资拍摄类似的重工业电影?长此以往,中国电影产业又将如何发展?

我们期待《蛟龙行动》能够凭借其过硬的品质实现逆袭,更期待电影市场能够给予优质电影更多的机会。只有这样,中国电影产业才能真正实现良性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