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深圳灵活用工:社保成本上涨推动用工方式变革
2024深圳灵活用工:社保成本上涨推动用工方式变革
2024年,深圳的灵活用工领域正迎来重大变革。随着社保成本的持续上涨,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用工方式。灵活用工平台作为一种新型就业模式,以其独特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的选择。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场即将到来的用工变革,以及灵活用工平台的运作方式和发展前景。
7月起深圳社保成本将再次上涨
2023年底,深圳人社发布了规〔2023〕9号《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有关调整的通知》,这一政策调整犹如一颗炸雷丢向了在深企业。大量深圳本土企业开始忧虑人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而众多人力资源公司更是面临业务方向的大调整。要知道,此前深圳社保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明显优势,每月每人约700元的费用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00多元。许多人力资源公司正是依靠转移社保关系至深圳缴纳这一业务得以生存。
进入2024年,企业面临的忧虑已成事实。单人单月社保成本相较去年每月至少增加约170元,个人也增加了约95元。但这只是开始,4个月之后的7月份,按照广东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暂按5600元测算,企业将再增加约300元,个人增加约170元。这意味着,企业单人单月的社保成本相较2023年几乎翻倍!
降成本,企业必须考虑新式用工方式
面对人力成本的陡然增加,域内企业不得不思考新式的用工方式。在此之前,派遣、外包这类用工方式已经在大型企业中相当普及,但对于中小型公司来说并不亲近,一则企业规模小,总体用工人数不多,再则此两类用工方式虽然在灵活度、风险度方面有优势,但在经济度方面对中小型公司来说并不友好。如今面对整体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叠加人力成本的陡然增加,无论大小企业都必须在灵活度、风险度之外考虑更加兼顾经济度的用工方式了,例如大型企业要考虑之前通过人力资源公司外包的、派遣的岗位,是否有一些可以直接分包给自雇职业者?中小型公司则考虑一些岗位是否还需要全日制的合同工?是否也可以分包给自雇职业者呢?诸如兼职的财务、兼职的设计师……还有无需坐班型的销售岗位优化为经营合作关系,这对双方或许更合适,对企业来说用单一的业绩尺度丈量销售人员,管理更加简单,不用考虑社保成本压力及劳动关系的束缚,能者上庸者下,更高效;对自雇型销售人员来说,讨厌的打卡坐班考核没有了,只需要用业绩换取收入更直接,同时自己还可以对接多个公司,东家不成做西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灵活用工平台:新型用工方式的探索
灵活用工平台,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用工形式。与传统的固定岗位区别,灵活用工平台更加注重个人的自主选择和灵活性。它的出现,除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进一步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
灵活用工平台的说明
灵活用工平台,是拥有自主权的工作者或自由职业者通过平台选择项目任务,并自行确定开发周期、价格和付款方式等,完成所承接的工作任务并获得报酬的新型用工形式。其实可以与传统的众包、平台经济两者相类比。不同的是,灵活用工平台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个人自主选择的权利和灵活性。
灵活用工平台的特点
- 自主选择:灵活用工平台实现了项目任务的开发周期、价格、付款方式等方面的自主选择,让工作者享有了更多的自由。
- 缺少进项票:为什么会没有进项票?企业都会或多或少的用一些自由职业者或者说是临时工或者兼职工,对于这类工人的佣金结算就会涉及到一个个人无法提供进项发票的问题(个人想要票就要去税务局申报,麻烦不说,说不定还需要交高额个税),所以企业就会面临钱给出去了,但是没有收到票的问题。
- 促进发展:灵活用工综合解决方案就是系统的有规划的合规的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部分兼职人员或项目外包到灵工平台,平台给企业开具6%专票,同时帮个人代缴个税,也帮税局整合了零散税收。
灵活就业用工平台的优点
首先,平台在将工作任务展示给用户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机制,保护用户的权益,避免项目难以完成等问题。
平台不断提供自助型功能,结账、合同签署以及推广等操作都自由进行,安全简便。
在极为灵活的就业模式下,用户可以在多个领域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自主权。
灵活用工平台的发展趋势
灵活的用工形态,已经逐渐接近传统的员工的形式,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灵活就业的机会。随着平台行业的不断壮大,灵活就业用工成为了越来越受关注的趋势。
灵活用工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就业模式,具有非常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注意,但优点之多,不累赘于政策法规和其他因素的限制点,使得灵活用工平台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更为主流的就业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