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爱到为了生存,再到更大成就,维克多·雨果伟大的一生
从热爱到为了生存,再到更大成就,维克多·雨果伟大的一生
维克多·雨果,这位法国文学巨匠的一生,从一个热爱写作的少年,到为了生存而努力创作的青年,再到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家,他的故事充满了激情与坚持。
1813年12月31日,维克多·雨果在他的诗中这样温情地写道,然后随着新年的到来,他将这首诗献给了鲁科特将军夫人。这一年,维克多·雨果还不到12岁,他已经热爱并陶醉于每天写作。从诗歌到戏剧,再到小说,他就像其他孩子热衷于玩游戏一样热爱文字,并将自己最初的少年情怀到后来的深情挚爱都凝结于其中。
维克多·雨果对于写作的喜爱源于母亲的鼓励。维克多·雨果的母亲索菲·特雷比谢是个性格坚强果决的女人,虽然她和丈夫莱奥波德·雨果经历了多年感情不和,几乎是独自抚养维克多兄弟三人,但是她很少诉苦、抱怨,而是以自己的坚强、雷厉风行影响着他们,坚持给他们提供良好完善的教育,并深信自己最小的儿子维克多能够成为伟大的诗人。
维克多深深体会到了来自母亲的这份信任,为此对创作更充满信心,并将创作坚持下来,即使是住在寄宿学校,条件有限时他都没有停止。1819年,当母亲病重的时候,维克多陪伴在她身边,他仍然近乎狂热地写作,并在母亲清醒时给她朗读自己刚刚完成的诗作。
虽然诗歌无法挽留母亲在这世上更多的停留,但是在她离开前能够看到维克多得到人们的认可,已经足以使她得到安慰。母亲去世的这一年,维克多只有19岁。
失去母亲的维克多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创作诗歌,除了母亲的期待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想凭借才华和实力组建自己的小家庭:他深爱童年玩伴阿黛尔·富歇,但是要想娶她为妻,他必须要有定期收入,好让阿黛尔的父母相信,他的确能给阿黛尔带来幸福。
多么实际的问题!就像如今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每个人,成家先须立业,能够给爱人最真诚的承诺就是自己先有固定收入。
年轻的维克多除了向远在异地的父亲求助、希望得到父亲的支持之外,就是更加努力地创作更多的作品。除了诗歌,他也开始创作小说、戏剧,并不断地把作品投递出去,除了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之外,他更迫切希望以此得到丰厚的收入。
在写作方面,维克多·雨果显然是个天才,所以他年纪轻轻就不仅得到了极高的荣誉,还因此有了丰厚的收入,足以让他迎娶心仪的姑娘,组建温馨、充满爱意的小家庭。
这是《不被定义者·雨果传》讲述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历史学家、作家马克斯·加洛。作为法兰西学院第24号席位院士,马克斯·加洛创作完成了《拿破仑》、《戴高乐》、《凯撒大帝》以及《雨果传》等传奇小说和历史人物传记,享有很高声望。
为了创作《雨果传》,马克斯·加洛搜集了大量历史资料,结合雨果在不同时期完成的作品,多角度切入,勾勒出维克多·雨果真实的一生,极有层次地描绘出这位伟大作家的内心和外在世界,并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十九世纪法国恢弘壮丽的历史画卷。
维克多·雨果虽然是一位写作天才,但是他的成功却又不仅仅因为他的天赋,更多的还有他从不间断地努力与探索,源于他迫切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渴望。维克多·雨果关注当时的社会现实,并在创作过程中紧密结合作品与现实,因此作品一旦问世,很快就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不断引起轰动。虽然他也会招致批评,但是无论是批评、肯定还是赞誉,最后成就的却都是他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