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宇春晚造型揭秘:宁波非遗元素的时尚演绎
王安宇春晚造型揭秘:宁波非遗元素的时尚演绎
1月28日除夕夜,2025年央视春晚如期而至。在众多节目中,一首《斗柄指东天下春》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不仅因为其优美的旋律,更因为演唱者之一的王安宇身着一套融合宁波非遗元素的服饰,让家乡文化在央视舞台上大放异彩。
这套服饰的设计灵感源自宁波的城市精神——“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它巧妙地将三项宁波非遗元素融为一体:国家级非遗“金银彩绣”工艺、螺钿装饰以及水波纹图案。这些元素不仅展现了宁波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海洋特色。
金银彩绣:八千年文明的璀璨明珠
宁波金银彩绣是“三金一嵌”传统手工艺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河姆渡时期。这种工艺以金、银线为主要材料,通过包金、盘金等技法,绣制出华丽璀璨的作品。2011年,宁波金银彩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银彩绣的传承人许谨伦,是“许德来写花店”第七代传人。他自16岁起便跟随父亲学习刺绣,经过数十年的磨练,技艺日益精湛。许谨伦的代表作《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更是将宁波地标性建筑如老外滩教堂、灵桥、百梁桥、天封塔、天一阁等,用十七八种金银彩绣传统技法完美呈现。
螺钿与水波纹:海洋文化的独特印记
螺钿是一种传统的装饰工艺,常用于家具、乐器等。而水波纹则在河姆渡文化中就有体现,象征着宁波的海洋文化特色。在王安宇的春晚服饰上,这些元素被巧妙融合,既凸显了立体层次感,又暗含了海纳百川的美好寓意。
从余姚到央视:一位年轻演员的文化传承之路
1998年出生的王安宇,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余姚人。2016年,他通过体育竞技类节目《阳光艺体能》正式进入演艺圈。随后,他在多部影视作品中崭露头角,包括《炽道》《欢乐颂4》等。此次登上春晚舞台,对他来说不仅是个人演艺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一次向全国观众展示家乡文化的机会。
谈及设计初衷,王安宇表示:“节目组希望服装能够融入中国风元素,因此在与设计师沟通后决定结合今年是第一个非遗版春节的契机,将家乡宁波的非遗手工艺融入服装设计中。”
除了服饰的设计,王安宇还特别佩戴了一个宝葫芦饰品。原来,这次表演的歌曲《斗柄指东天下春》共有七人参与,有人戏称他们是“七个葫芦娃组合”。作为其中年纪最小的成员,王安宇对应的是七娃的武器——宝葫芦。“既是呼应‘七娃’的趣味梗,也寄托了福禄安康的美好愿景。”王安宇笑着说。
时尚与传统的完美融合
在王安宇看来,适当地“碰撞”,非遗也可以很时尚。“不是有句话叫做‘时尚就是一个圈,一个轮回’,适当的结合与跨界‘碰撞’,可能产生更美的东西。”他提到,非遗需要被关注、被使用、被看见,特别是要思考非遗传承的问题。“像我老家余姚的姚剧和余姚土布制作技艺,都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希望有机会持续为传统文化发声。”
这次春晚表演对王安宇来说意义非凡。他透露,自己也第一时间跟家人分享了这个好消息,家人都很为他感到骄傲,他们的支持就是定心丸。“春晚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特别的存在,能参与其中感到非常荣幸。”王安宇表示,为了不耽误春晚排练,他曾一天辗转三座城市,回头看,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结语
当传统遇上现代,当非遗遇上时尚,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就此展开。王安宇用他的方式,让宁波非遗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也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正如他所说:“非遗需要被关注、被使用、被看见。”这场跨界融合,正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