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视角:如何科学应对救援压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视角:如何科学应对救援压力

引用
4
来源
1.
https://www.shejijingsai.com/2024/08/1169914.html
2.
https://ncmhc.org.cn/channel/newsinfo/7876
3.
https://www.cppu.edu.cn/xffzzx/info/1079/1772.htm
4.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63938

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一线救援人员由于工作环境特殊及任务紧迫,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应激反应。如何有效应对救援压力,提升心理危机应对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01

救援人员的心理压力:来源与表现

救援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常常面临以下心理压力:

  1. 生命威胁:在灾害现场,救援人员可能面临余震、坍塌、爆炸等危险,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

  2. 视觉冲击:现场的惨状、伤员的痛苦表情、遇难者的遗体等,都可能给救援人员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

  3. 高强度工作:救援工作往往需要长时间连续作战,缺乏休息,导致身体和心理的极度疲劳。

  4. 责任压力:救援人员肩负着拯救生命的重要使命,任何决策和行动都可能影响到他人的生死,这种巨大的责任压力容易导致心理负担。

  5. 社会期望:公众对救援人员寄予厚望,期望他们能够创造奇迹,这种高期望值也会转化为压力。

这些压力可能导致救援人员出现以下心理反应:

  • 焦虑、恐惧
  • 抑郁、悲伤
  • 易怒、攻击性
  • 注意力不集中
  • 睡眠障碍
  •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02

国内外救援人员心理干预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国内外在救援人员心理干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模拟演练培训

2024年11月,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等机构在广州举办全国心理危机干预模拟演练培训活动。活动邀请了来自全国30个省的省级心理危机干预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负责同志100余人参加。培训内容涵盖医学模拟、医学紧急救援、人工智能辅助危机干预技术等多个领域。

培训活动通过模块化技能演练和综合情境模拟演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模拟演练的首次探索与尝试。参训人员普遍反映,这种形式新颖、针对性强的培训方式,有助于提升一线工作者的实战能力。

心理健康测评系统

上海消防研究所开发了第一代消防救援人员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该系统具备以下特点:

  • 功能全面:覆盖信息收集、测评、数据库、智能分析、报告生成、结果展示等功能模块。
  • 操作便捷:移动端可兼容微信小程序,桌面端支持主流浏览器。
  • 智能分析:可自动剔除无效答卷,标记可信度较低的答卷,并生成标准化测评报告。
  • 安全性高:数据存储安全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该系统已在多个消防救援总队应用,覆盖5000人次,为救援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持。

03

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1. 完善心理干预体系:建立覆盖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恢复的全流程心理干预体系,为救援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

  2.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培养更多具备心理危机干预专业能力的人才,提升心理干预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 推进科技应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心理测评和干预的精准度和效率。

  4. 建立常态化心理体检机制:定期对救援人员进行心理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者,最大限度减少心理伤害造成的减员。

  5. 加强社会支持:营造理解、尊重、支持救援人员的社会氛围,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救援人员是社会的守护者,他们的心理健康关系到救援工作的成效和社会的稳定。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救援人员筑起一道坚实的心理防护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