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行动严打恶劣网红,守护青少年心灵
清朗行动严打恶劣网红,守护青少年心灵
2024年12月,拥有4000多万粉丝的网红“祁天道”因在直播中与他人合演低俗视频,被三亚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0天。这一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对网络直播乱象的关注,也凸显了中央网信办“清朗行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清朗行动:为未成年人打造健康网络环境
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央网信办于2024年7月启动“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此次行动为期2个月,重点整治短视频、直播平台等6个环节的突出问题,包括:
- 短视频、直播平台:整治“二次包装”经典动画或儿歌,集中展示暴力血腥内容;摆拍校园霸凌视频;利用“网红儿童”牟利等行为。
- 社交平台:清理诱导不良交友、发布网络黑话、创建不良话题等信息。
- 电商平台:打击软色情手办文具、动漫周边等违规商品。
- 应用商店:排查仿冒未成年人常用APP传播违法不良信息。
- 儿童智能设备:整治不良导向内容和诱导消费功能。
- 未成年人模式:完善内容审核和防逃逸机制。
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专项行动期间,网信部门和相关平台重拳出击,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 累计清理拦截涉未成年人违法不良信息430万余条
- 处置违规账号13万余个
- 关闭下架网站平台2000余个
在整治过程中,网信部门指导重点平台完善涉未成年人内容审核标准,从严处置2.1万余个相关违规账号,关停直播3.2万余场。同时,各地网信部门密切关注涉未成年人问题新特点新表现,对各类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从严处置违规平台、账号及相关MCN机构。
恶劣网红危害不容忽视
以祁天道为代表的恶劣网红,为了吸引眼球、博取关注,不惜采取低俗、虚假等手段,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指出,这类事件不利于整个网络直播产业的良性发展,非常容易滋生拜金主义、暴力元素等网络不良信息内容,甚至导致泛滥情况发生。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在网络空间形成一股“歪风邪气”,部分网络主播也可能“复制”类似“祁天道”不择手段地获取用户流量。对于青少年而言,容易释放出错误的价值观信号,部分青少年可能争相模仿,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共同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面对网络直播领域的种种乱象,专家建议采取多元化治理措施:
- 平台应落实主体责任,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健全信息审核、信息安全管理、值班巡查、应急处置、技术保障等制度。
- 推动建立网红行业行为规范标准,督促内容创作者签署自律协议,加强行业自律意识。
- 鼓励群众对不良网络行为进行举报,形成共同抵制劣迹网红的社会氛围。
- 平台应采取“人工+机器”双重审核机制、黑名单机制、网络实名制和岗前培训等方式,强化对网络主播的行为规范监控。
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同志强调,清朗的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各地网信部门要按照通知要求,认真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抓好专项整治任务落实。要密切关注涉未成年人问题新特点新表现,对各类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从严处置违规平台、账号及相关MCN机构。要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健全平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共同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通过政府、平台、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网络环境将更加健康、安全,真正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助力而非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