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红树林成候鸟天堂!
深圳湾红树林成候鸟天堂!
每年冬季,深圳湾都会迎来一场壮观的候鸟迁徙盛宴。成千上万的候鸟从北方飞来,在这里栖息越冬。据统计,每年有近10万只候鸟在深圳湾栖息,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2022年,观测到的黑脸琵鹭数量更是达到了150多只,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深圳多年来持续推动红树林生态保护的成果。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是维持海岸带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系统。目前,深圳红树林总面积已达296.18公顷,其中185.30公顷已被划入自然保护地实施严格保护。
近年来,深圳高标准推进红树林保护工作。在“十四五”期间,深圳已完成红树林营造15.48公顷、修复面积103.08公顷,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任务。为了实现科学保护,深圳还采用了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体系,可以随时捕捉鸟类动态,快速识别鸟类种类和数量。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在红树林保护中坚持“鸟类优先”原则。通过清除外来红树植物,为候鸟腾出栖息空间。在深圳河口,以3∶1的红树与滩涂面积比为标准,接近15公顷的红树植被被清除,为鸟类创造了食物充足的安全繁殖环境。
深圳与香港一水之隔,两地在生态保护方面有着紧密的合作。今年8月,深港两地签署了《“深圳梧桐山—香港红花岭生态廊道”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了在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协作。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署理司长卓永兴表示,要做好生态环境保育,深化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合作十分重要。
深圳的红树林保护工作不仅局限于本地,更致力于推动国际合作。2023年9月,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在深圳拍卖,以485元/吨的高价成交,成为全国碳汇市场的最高单价。这一创新举措为红树林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城市中心的红树林到每年如期而至的候鸟,深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随着红树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深圳湾这片“候鸟天堂”必将迎来更多生灵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