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滕王阁:千年古迹的现代魅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滕王阁:千年古迹的现代魅力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07580732_120783251
2.
https://www.sohu.com/a/767441810_121308725
3.
https://gba.ifeng.com/c/8cIwKW48SmJ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31A05ZO900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EF8V1P05565XGS.html
6.
https://www.sohu.com/a/853185295_122006510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QPC16K05567OP2.html
8.
https://www.sohu.com/a/763632712_121119239
9.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48842
10.
https://tt.jxnews.com.cn/votes/item/25903
11.
https://assets.msn.cn/content/view/v2/Detail/zh-cn/AA1wsiM5
12.
https://www.zhaofuqun.com/?cat=46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这句千古名句回响在耳畔,一座雄伟壮丽的楼阁便浮现在眼前,那便是滕王阁,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厚重文化的江南名楼,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01

千年沧桑,屡废屡兴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建。最初,它只是滕王享乐的场所,但谁也未曾想到,这座楼阁日后会成为中华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滕王阁历经了多次兴废。据史料记载,它曾遭受过多次战火的洗礼和自然的侵蚀,但就如同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一般,滕王阁一次次地在废墟上重建,每一次重建都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坚守。现存的滕王阁是1985年重建的,采用了“明三暗七”的建筑结构,主体建筑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

02

建筑瑰宝,巧夺天工

滕王阁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整体建筑风格雄伟壮观,结构精巧,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从外观上看,滕王阁主体建筑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所谓“明三暗七”,就是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其中三个明层,四个暗层。这种独特的建筑结构既保证了楼阁外观的雄伟简洁,又增加了内部空间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滕王阁的建筑色彩十分鲜明,主色调为红墙绿瓦,配以金色的装饰线条,显得格外庄重华贵。红墙象征着喜庆、吉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绿瓦则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与赣江边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金色的装饰线条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凸显了楼阁的尊贵与大气。

走进滕王阁,内部的装饰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主题和装饰风格,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在第一层的正厅,陈列着一座大型的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这幅浮雕生动地描绘了王勃当年南下探亲,路过南昌,恰逢滕王阁盛会,在风送帆行的情况下得以登临滕王阁,从而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故事。

03

文化瑰宝,名扬四海

滕王阁之所以闻名遐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与传颂。自建成以来,无数的文人雅士登临滕王阁,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文章,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宝库,也使得滕王阁的文化底蕴愈发深厚。

王勃与滕王阁的缘分可谓是一段千古佳话。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大宴宾客。王勃虽年少,但才华横溢,在阎伯屿原本安排好让自己的女婿孟学士作序以显其才的情况下,王勃却毫不怯场,当仁不让地挥笔写下了《滕王阁序》这篇千古奇文。

《滕王阁序》全文共773个字,却用华丽的辞藻、磅礴的气势、精妙的对仗和深邃的思想,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宴会的盛大场面以及自己的身世感慨和人生抱负。文中“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几句,开篇便点明了滕王阁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而“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泉流瀑,下泻清潭”则生动地描绘了滕王阁周边的山水美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宁屈青云之志”更是表达了王勃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定信念和远大抱负。

除了王勃,还有许多著名的文人也曾在滕王阁留下过他们的足迹和作品。比如唐代诗人杜牧,他在《怀滕王阁》中写道:“滕阁中春绮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垂楼万幕青云合,破浪千帆白浪来。”杜牧用他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滕王阁春日宴会上的热闹场景,展现了滕王阁在唐代作为社交娱乐场所的一面。

宋代的苏轼也曾有过关于滕王阁的诗作,他在《滕王阁》中写道:“高阁临江渚,朱栏绕画栋。时来风送滕王阁,千古传佳话。”苏轼的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却高度概括了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和它所承载的历史佳话,表达了对滕王阁的赞赏之情。这些文人墨客的作品,就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滕王阁的历史天空,也使得滕王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重要地标。每一篇诗词文章,都是作者与滕王阁的一次心灵对话,他们在滕王阁上抒发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着自己的理想抱负,而滕王阁也因为这些作品而拥有了永恒的生命。

04

时代新篇,焕发活力

如今的滕王阁不仅是游客们必打卡的景点,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场所。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滕王阁旅游区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景区推出了多项创新举措,如背诵《滕王阁序》免门票活动,以及智能虚拟人“王勃”评测背诵等,让游客在沉浸式旅行中体验“知识变现”的乐趣。

此外,滕王阁旅游区还通过定期开展经营服务、环境提升等专项优化提升行动,完善景区智慧化、便民化旅游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旅游投诉机制和投诉回访制度,持续优化“六员一体”的服务体系,用心用情营造宾至如归的氛围,让游客行得顺心、住得安心、吃得放心、游得舒心、玩得开心。

从“到此一游”到“沉浸式体验”,旅游消费观念悄然转变的当下,旅游消费市场需求呈现品质化、丰富化、个性化、体验化等特征,对旅游供给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滕王阁旅游区牢固树立“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理念,从打造“飞阁流丹心向党”的党员“责任田”,到今年“五一”游客服务驿站的“暖心上线”,再到志愿者、保安小哥的频频“出圈”,邀客用情,留客用力,以持续“上新”的公共服务,让广大游客在滕王阁享受到家人般的礼遇。

下一步,南昌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擦亮“滕王阁”文化品牌,实现文化与城市的诗意共融,共同助推南昌由“网红”到“长红”城市建设。

滕王阁,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名楼,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它不仅是南昌的城市地标,更是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照耀古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