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点亮春节新风貌
非遗文化点亮春节新风貌
2025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也是除夕被确定为法定节假日以后的第一个春节。国新办1月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负责人围绕保障春节市场供应、满足群众消费需求等话题回应关切。
非遗文化点亮节日氛围
作为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春节不仅有深厚的历史与社会意义,还承载了家人团聚、辞旧迎新、祈福安康的美好愿景。贴春联、发红包、办年货…人们在传承传统民俗项目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新年味”。
各地纷纷推出特色非遗活动,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上海豫园灯会推出“灯彩文化艺术展”,延续“山海奇豫记”主题,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乌镇推出蓝印花布、蚕桑丝织等非遗体验,让游客感受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在四川阆中古城,舞狮、耍龙、川剧变脸等传统表演吸引着游客驻足观看。福建泉州则通过游神、民俗踩街、舞龙舞狮等活动,展现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广东佛山的古镇灯会、龙狮武术巡游更是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
科技赋能非遗创新
值此新春新气象,中国移动官宣上线AI春节新玩法,用饱含温情的数智AI,让蛇年春节年味“热腾腾”。
中国移动为春节通话拜年注入现代科技活力,带来“AI一图变装”——只需上传一张人像照,就能一键改换潮流装束。用户还能将创作设置为视频彩铃,在每一通来电中都秀出自己和家人的时尚风格。
此外,中国移动还推出了“AI一图成曲”功能,只需上传一张照片,就能精确理解图像中的人物、景物、场景的内容、色彩等视觉特征,精准生成匹配的歌词,进一步打造具备用户个人音色特征的音乐视频彩铃。
AI也进一步赋能5G消息,带来灵犀AI消息智能体。融合新春拜年写祝词、发贺卡等AI新玩法,实现“古老”拜年短信的焕新升级,无论是家庭贺春、职场拜年,还是I人社交,AI消息拜年都将成为国人拜年新标配。
除此之外,中国移动还推出了AI一笔成画、AI一图炫舞、AI一图妙影等超30款AI创新应用、1000套精品模板,以AI新质技术创新表达祝福、体验非遗,让人人都能通过AI智创彩铃成为非遗的创作者、传播者。
非遗文创引领新消费
非遗文创产品也成为今年春节的新亮点。浙江杭州的非遗文创店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设计,推出了一系列广受欢迎的文创产品。星巴克等品牌也借助非遗概念,推出主题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非遗文化走向世界
随着春节申遗成功,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以迎接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的到来。例如,在巴拉圭松森,当地民众通过挂起大红灯笼和布置甲骨文元素的贺岁饰品,向游客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不仅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它不仅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为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树立了新的典范。未来,随着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入到这一节日的庆祝活动中来,“世界非遗版”春节有望成为连接全球的文化纽带,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这个春节,非遗文化以创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展现了新时代的活力。让我们在品味传统年味的同时,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共同迎接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