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推荐:如何选购最暖羽绒服?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推荐:如何选购最暖羽绒服?
近日,一则关于羽绒服质量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浙江湖州警方查获7万余件伪劣儿童羽绒服,这些羽绒服虽然吊牌上标着70%绒,但实际检测发现绒子含量几乎为零。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选购羽绒服时,不能仅看标签,更需要掌握一些专业知识。
那么,如何才能选购到真正保暖的羽绒服呢?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祝炜和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检测中心技术总监朱洪亮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的选购建议。
三大核心指标决定保暖性能
羽绒服的保暖效果主要由三个关键指标决定:绒子含量、充绒量和蓬松度。
绒子含量:品质的核心
绒子是羽绒中最优质的部分,由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和损伤绒组成,呈蒲公英小伞状,比较蓬松。2022年实施的新国标规定,只有绒子含量超过50%的羽绒服才能被称为合格产品。高品质羽绒服的绒子含量通常在80%-95%之间。
充绒量:保暖的基础
充绒量是指羽绒服中填充的全部羽绒重量,单位为克。一般来说,充绒量越高,保暖性越好。但并非充绒量越高越好,过多反而会影响蓬松度。祝炜建议:
- 初冬季节轻薄款:40-90克
- 一般厚度短款:约130克
- 中等厚度:约180克
- 北方户外穿着:建议≥180克
蓬松度:保暖的关键
蓬松度反映羽绒储存空气的能力,数值越高,保暖性越好。高品质羽绒的蓬松度通常在800以上,最高可达1000。
市场陷阱与选购误区
在选购羽绒服时,除了关注上述三大指标,还需要警惕一些常见的市场陷阱和误区。
“鹅绒优于鸭绒”是绝对的吗?
事实上,这个说法过于绝对。羽绒的保暖效果主要取决于禽鸟的成熟度。在种类相同的情况下,成熟度越高的禽鸟产生的羽绒质量越好。在成熟度相同的情况下,鹅绒的质量大多好于鸭绒,但年龄较大的鸭子的绒可能优于年幼的鹅的绒。此外,还有一种更稀有、更贵的优质绒——绒鸭绒,其蓬松度可达700,保暖效果可媲美蓬松度1000的羽绒。
白绒一定比灰绒好吗?
白绒和灰绒的主要区别在于:
- 气味:灰鸭绒的味道可能比白鸭绒重,但经过严格处理后,这个差异并不明显。
- 面料适应性:白绒颜色浅,适合各种颜色的面料;灰绒颜色深,填充浅色衣服可能有透色风险。
新国标已不再区分白绒和灰绒,只分为鹅绒和鸭绒。
实用选购技巧
- 看标签:检查是否符合新国标(GB/T14272-2021),注意绒子含量而非旧标准的含绒量。
- 按压测试:轻轻按压羽绒服后观察回弹速度,快速恢复原状表明蓬松度高。
- 闻气味:合格羽绒服应无明显异味。
- 避免误区:不要过分迷信鹅绒或白绒,关键看绒子含量和蓬松度。
保养与清洗小贴士
正确的保养和清洗方法能延长羽绒服的使用寿命,保持其保暖性能。
- 减少水洗次数:频繁水洗会破坏羽绒结构,降低保暖性。
- 使用中性洗涤剂:避免使用碱性洗涤剂,可选择羽绒服专用洗涤剂。
- 避免暴晒:蛋白质纤维最忌讳暴晒,应放在通风处晾干。
- 正确脱水:不可拧干,可用毛巾吸水或轻柔脱水。
- 定期拍打:晾干过程中适时拍打,帮助羽绒恢复蓬松。
选购羽绒服时,除了关注保暖性能,还要考虑面料的防风、防水、耐磨等特性,以及做工的精细度。理性消费,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羽绒服,才能既保暖又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