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创伤事件后的心理调适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创伤事件后的心理调适指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unshine.org.tw/column/index/burns?akey=column20240416&srsltid=AfmBOoo1kJpslwio8LqggakK9kFegv0S7uL9Qlq5iZrK3v-Iph4mVfO_

近年来,重大灾害频频发生,火灾、大地震、战争,又或是食安意外、车祸、性暴力事件……,因为这些事件带来性命的威胁甚至是死亡、重伤害,导致当事人、现场目击者、当事人的密切接触者、相关救灾/医疗人员严重的心里伤害,因此提醒将相关心理后遗症纳入处理考量。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是一个必须被关注的心理灾情。它指的是在事件后超过一个月,当事人仍因为以下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功能、工作:

  1. 侵入性症状:不由自主地出现事件相关痛苦回忆或梦境、感觉事件正在重演、接触到相关象征会有明显的心理痛苦或生理反应
  2. 逃避:努力避开相关的记忆、想法、感受、相关物
  3. 认知或情绪的负向改变:无法回忆重要情节、自责、愤怒、不相信人、不能再感觉幸福与爱
  4. 警醒与反应性的改变:易怒、自残、过度惊吓、冲动、无法集中注意力、睡眠障碍

而就算不是受难者与家属、相关救助人员,一般大众也可能因为反复观看灾难画面,激发自己的情绪共感、高度同理受难者,仿佛自己身历其境。这也是一种称为“替代性创伤”的状况,症状与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类似,一样需要注意与处理。故请所有人检视自己是否有以上的四大项症状,并请参考下面的心理安定五字诀、日常适应技巧。

心理安定五字诀

  1. 建立安全感:给予安全的居所、适当的饮食、清洁的衣物。若当事人仍旧有不安全感,让他知道已经离开有危险的环境,或是了解当事人对哪一方面仍有不安全的疑虑,尽力确保安全无虞。有有时候当事人的直觉是很准确的,可能因为受过伤害而注意到其他人所没发现的小细节,变得更有警觉心。就算是有多虑的状况,也请以尊重的态度倾听与安抚当事人的担心,而不要直接标签当事人“变得神经质”“过度恐慌”,造成当事人心理的二度伤害。

  2. 建立平静感:依照当事人的个人偏好,寻找能够放松的方法。例如好好洗个热水澡、听点音乐、找点事情做、出外散散步都可能是好方法。当事人过度的观看新闻报道可能导致情绪再度焦躁、但是又下意识的特别关注相关消息,此时旁人协助他转移注意力、做点别事就会有帮助。

  3. 建立能力感:创伤事件的特性就是发生了极具伤害,而当事人又不可控制的事情,会让人很挫折,因此重新建立当事人的能力感是重要的。给予当事人选择的空间,包含想要人陪还是想要先静一下(不放心的话,亲友可在近处安静的陪伴),或是想要谁来陪伴、居住在哪里比较能够安心、需要何种饮食,由小细节中重新建立当事人的掌控感。

  4. 建立联系感:当事人可能会跑到自己创伤回忆的小世界中,逃避与人来往。可以尽量陪在他身边、关心他的感觉,你可以用“你非常害怕”“你很难过”等话语,让当事人感受到被接纳、同理,适当的拥抱或身体接触也可能有帮助。不需要急着安慰他,更不应拒绝他的感受或情绪表达,请勿一味地要求:“不用想太多”“不要再担心”。

  5. 建立希望感:面对灾后的一切,当事人可能感觉忧虑或者绝望,所以可以给予一些具体的资源协助、或者让他看到一些振奋人心的例子,知道未来还有许多的可能性。协助当事人为自己设定具体的小目标,一步一步达成,就会相信自己可以重新站起来。

协助当事人的日常适应技巧

  1. 相关回忆出现或是恶梦惊醒时,先将注意力放在现在的环境,复习一下现在人在哪里、身边有谁,帮助自己拉回现实。
  2. 当感受到害怕、无助时,先深呼吸几次,再次提醒自己已经安全了。
  3. 多安排亲友陪伴或放置让自己安心的物品在身边。初遭受意外的当事人有时会有退化的状况,变得较没有安全感,需要较信任的亲友陪伴,若亲友无法一直陪伴,用象征物代替,如平安符、小玩偶等安心小物也可以。
  4. 适当的回忆或谈论创伤事件,有助于恢复正常生活。
  5. 持续的与人互动并且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可以唤回好的感觉与回忆。
  6. 放慢做事情的脚步,并将事情拆解为数个比较小的步骤一一完成。
  7. 使用笔记本等工具协助记住事情。
  8. 维持规律的作息。渐进式的恢复正常生活。
  9. 正向思考,提醒自己是幸运的存活者。

创伤后的心灵复原,时间长短因人而异。有的人需要数个月、有的人需要数年,都是正常的状况,但是若有专业人士协助,或是使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可能可以缩短时间,或至少让当事人较轻松的度过这段时间。

遭逢重大创伤事件民众若想寻求心理专业帮助,可洽询卫生福利部安心专线1925或各县级市社区心理健康中心;若您或身边亲友遭逢烧伤或颜面损伤意外,需要心理专业帮助,欢迎与阳光联系(填写通报单)。

本文原文来自台湾阳光基金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