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滩惊现剧毒僧帽水母,被蜇伤怎么办?
海南海滩惊现剧毒僧帽水母,被蜇伤怎么办?
近期,海南省文昌市、三亚市等地的海滩上频繁出现一种剧毒的海洋生物——僧帽水母,已有多位市民游客不幸被蜇伤。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工程师王雷和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工程师蔡文启提醒,在遇到僧帽水母时应保持警惕,避免接触。如果不慎被蜇伤,切记不能用淡水冲洗,正确的做法是用干净毛巾或戴上手套清除皮肤上的触手,然后用45℃热敷被蜇伤部位10-20分钟或用低浓度醋酸反复冲洗,尽快前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什么是僧帽水母?
僧帽水母,又名葡萄牙战舰,是一种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及我国南海、东海的剧毒海洋生物。其独特的外观由一个充满气体的浮囊和长长的触手组成,浮囊通常呈蓝色、紫色或粉红色,能够借助风力在水面上漂浮移动。
值得注意的是,僧帽水母并非单一生物,而是由许多小个体组成的群体。这些小个体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有的负责捕猎,有的负责消化,还有的负责繁殖。尽管它们看起来美丽,但触手上布满了毒性强烈的刺细胞,能够分泌强烈神经毒素,导致剧烈疼痛、红肿甚至危及生命。
被僧帽水母蜇伤的症状
被僧帽水母蜇伤后,会立即感到剧烈疼痛,并出现红肿、红色鞭痕样皮疹,严重时可能形成水疱和溃疡。全身症状包括过敏反应、淋巴结肿大、呼吸困难和心血管问题,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导致循环性休克或死亡。
正确的急救方法
如果不慎被僧帽水母蜇伤,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尽快上岸或远离僧帽水母。
去除触手:用钝边物体(如信用卡)轻轻刮掉附着在皮肤上的触手,不要用手直接触摸。
冲洗伤口:用海水冲洗受伤部位,避免使用淡水,因为淡水可能会触发刺细胞释放更多毒液。
热水浸泡:将受伤部位浸泡在45摄氏度的热水(最好海水)中约20分钟,以减轻疼痛。热水有助于分解毒液中的蛋白质成分。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出现严重反应,如呼吸困难、胸痛、严重肿胀等,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如何预防僧帽水母蜇伤?
为了预防僧帽水母蜇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留意警示标志:在海边玩耍时,要注意观察海滩上的警示标志或封闭通知,避免在有僧帽水母出没的海域游泳。
避免直接接触:不要直接接触任何看似是僧帽水母的生物,即使它们已经搁浅或死亡,也不要光脚去踢在沙滩上任何像塑料袋或果冻的东西。
穿戴防护服:在海中游泳时,尽量穿戴防护服或潜水衣以减少皮肤暴露。
学习急救知识:了解并掌握僧帽水母蜇伤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除了僧帽水母,海洋中还有其他危险的水母种类,如海蜇、海月水母、霞水母和箱型水母等。其中,箱型水母(海黄蜂)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海洋生物之一,其毒素可致人死亡。因此,在享受海浴乐趣的同时,务必提高警惕,确保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