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智慧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新趋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智慧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新趋势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2711700_121798711
2.
https://www.sohu.com/a/851535787_121798711
3.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18/doc-inefkcqc4445870.shtml
4.
http://www.smartcitychina.net/contents/16/369.html
5.
https://www.cpe-smartcity.com/index.php/news/detail/176.html
6.
https://www.fuxin.gov.cn/content/2024/958405.html
7.
https://www.dqxxkx.cn/CN/10.12082/dqxxkx.2024.240065
8.
https://www.freedoonline.com/news_show/971.html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如何高效管理城市、提升治理能力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智慧城市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创新的城市治理模式,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将探讨智慧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最新进展、成功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01

技术创新引领城市治理新变革

在智慧城市网格化管理中,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扮演着重要角色。CIM平台是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基础上,建立建筑物、基础设施等三维数字模型,表达和管理城市三维空间的基础平台,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性、关键性和实体性的信息基础设施。通过整合多源数据,实现城市运行的智能化管理。

北京大学与华为合作开发的基于时空耦合的智能体解决方案,实现了城市人、事、地、物的智能互联。这一方案不仅实现了城市人、事、地、物的智能互联,还促进了跨部门的协作。通过“智能感知—网格融合—多方共建—行业拓展—层级联动—综合监管”的管理模式,在北京、上海、青岛、重庆等城市已进行了有效示范。

02

智慧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成功实践

锦州市:数字孪生城市赋能精细化管理

锦州市通过数字孪生城市平台,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在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增长点的战略背景下,锦州市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切入点,以智慧政务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模式,稳步推进“三张网”工作,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政府管理水平提升,有效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锦州市以政务系统全面上云为核心,深化与华为公司的合作,夯实“云网数”基础底座,建成国际T3+标准的华为辽宁大区(锦州)云计算中心。该中心是华为在东北地区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具备面向全国提供应用承载、数据存储、容灾备份等大数据服务的能力。IPv6实现规模部署,光纤改造全面完成,基本建成全光网城市。4G基站实现城乡深度覆盖,5G基站实现重点区域、交通枢纽5G网络连续覆盖。

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锦州市大力推进政务数据资源的深度整合与高效利用,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和“一网协同”建设,搭建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超过27亿条数据资源全部完成迁移上云,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智慧金融等各领域提供强有力服务保障。市区块链平台、材料免提交平台、数据赋能平台通过电子证照在线共享,让企业群众办事时少交材料或不交材料。入学报名等高频事项实现了“零材料”申报、“零跑腿”办事,全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明显提升。

在数字社会治理方面,通过整合全市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创建城区实景三维模型,并叠加视频、网格化、市场主体等多维度资源,锦州市成功打造了数字孪生城市(CIM)平台。该平台为城市综合管理多场景应用的深度融合与跨行业业务协同提供了有力支撑,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围绕该平台,创新研发的“数字孪生城市管理制度创新优化重组城市综合治理流程”和“锦州市城市运行事件处置中心推进智能社会治理”两项成果,均入选中国信息协会2023数字城市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城市数字孪生,推进城市治理一体协同”项目,荣获2023数智城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实践与优秀成果奖。

在公共服务方面,锦州市紧密围绕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智慧应用与服务模式。通过打造“锦州通APP”,实现了政务服务掌上办理、个人信息一键查询、本地资讯随时浏览等3000余项便捷服务功能,让智慧城市的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民众。

在数字经济这一主战场上,锦州市更是创新性地构建了数据局、数据中心、大数据集团“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架构,持续强化数字产业招商,已建成大学科技园、锦州数字城、锦州颐高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多个数字产业承载区,引进了华为、京东、奇安信、东软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数字化产业集聚效应初显。通过举办企业家座谈会、研学交流、实地走访、深入调研等一系列活动,锦州市为本地企业与数字化行业领军企业搭建了合作交流的桥梁。依托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加持,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实现高质量转型与升级。

未来,锦州市将充分运用前沿信息技术,深度整合各类基础资源。政府强化主导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能力,加速建设数字化创新应用场景,打造高效运行体系,推进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优化营商环境,朝着建设辽西区域性数字中心城市和数字服务业新锐城市目标迈进。

石家庄高新区:CIM平台助力城市运行智能化

石家庄高新区建设智慧城市管理CIM平台,通过整合各类数据,实现城市运行的智能化管理。智慧城市CIM管理平台是管理和表达城市立体空间、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等三维数字模型,支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工作的平台,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信息基础设施;平台由CIM城市底板数据中心、数据资源管理系统、CIM基础平台三部分组成。

图 1 总体架构图

2、CIM城市地板数据中心
石家庄高新区智慧城市管理CIM平台汇聚了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的信息模型数据,针对数据中心数据量大、多源异构、多维度多尺度的特点,对数据中心进行统一设计和管理,包括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存储方式、部署方式和数据安全等的设计。

数据中心建设目标是统一数据字典、各系统业务数据共享、消除数据冗余、促进业务流程优化、支持海量数据存储、提供大数据分析处理、提供数据整合、提供数据挖掘、为石家庄高新区智慧城市管理CIM平台建设提供数据字典标准规范与数据共享支持。

在基础数据建设工程的数据成果基础上,汇聚收集、整理相关的业务数据。基础数据建设工程采集/建设了石家庄高新区智慧城市管理CIM平台所需的矢量数据、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倾斜摄影三维模型、人工精细模型、BIM模型等数据,石家庄高新区智慧城市管理CIM平台建设还需要资源调查数据、规划管控数据、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公共专题数据、物联感知数据等内容。

整合所有的数据成果,并按照石家庄高新区智慧城市管理CIM平台数据标准规范进行数据标准化、数据清洗、质量检查等,符合要求后进行数据入库,形成现有数据的统一管理。后期随着数据的动态更新,逐渐形成完整的石家庄高新区智慧城市管理CIM平台数据体系。

最终形成地理信息数据库、资源调查数据库、规划管控数据库、测绘遥感数据库、三维模型数据库、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库、公共专题数据库、物联感知数据库和平台管理数据库。

2.1数据中心架构
融合多源数据,通过新建、收集、共享、交换,实现矢量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地形数据、城市三维倾斜摄影数据、重点区域精细模型等数据的统一管理,形成石家庄高新区CIM城市底板数据,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数据中心通过处理大量异源异构数据,保证各类数据的访问速度及业务系统的平稳运行。通过数据中心将多源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分类入库,包括转换、清洗、装载、分拣等,供上层业务应用使用,通过数据的过滤、删减和下发,提供多种适配服务,实现各种异构系统的服务集成。另外,数据中心通过数据资源管理系统提供数据接入管理、数据融合分析、数据存储管理、数据资源管理、多版本管理、下载审批管理、元数据管理等功能,以及预留各单位、各部门业务应用、互联网应用的信息服务接口功能。

图 2 数据中心架构

整合城市管理所有相关数据成果,并按照石家庄高新区智慧城市管理CIM平台数据标准规范进行数据标准化、数据清洗、质量检查等,符合要求后进行数据入库,形成现有数据的统一管理。后期随着数据的动态更新,逐渐形成完整的石家庄高新区智慧城市管理CIM平台数据体系。石家庄高新区CIM城市底板数据中心最终形成地理信息数据库、资源调查数据库、规划管控数据库、测绘遥感数据库、三维模型数据库、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库

珠海市香洲区:网格化管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珠海市香洲区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整合各类巡查走访任务信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精准化、智能化。中睿信申报的《珠海市香洲区“数字香洲”基层社会治理项目》,通过社会治理中心标准化建设与综合网格管理平台软件建设,整合各类巡查走访任务信息、处置力量,全力推动“部门集合、服务集成、数据集中、治理集效”,打造基层工作全量掌握、基层力量全面整合、跨部门协同机制更加完善、协同联动应用更加高效、风险隐患实时感知、巡办一体联动的社会治理创新体系,实现社会治理服务更精准、更精细、更智能。经过初审遴选、专家评审,该项目从众多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4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03

未来发展趋势:智能化管理与“一网统管”模式

随着技术的推陈出新,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领域的应用,网格化城市管理的模式也在不断演变。邬伦教授强调,新一代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应用支撑平台,围绕超大特大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与智能化需求,建立了“多网融合、云端协同”的管理体系。

例如,在城市运行中,智能网格车的使用已在全国多个城市推广。这些车辆具备了自动检测城市问题的能力,有效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问题发现的主动性。

数据与智能的交汇:一网统管模式
如今,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也为网格化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与华为的合作,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基于时空耦合的智能体解决方案。这一方案不仅实现了城市人、事、地、物的智能互联,还促进了跨部门的协作。

智能化管理的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落实“一网统管”,全国600余个城市在实施网格化管理后,政府的行政成本降低了约100亿元,极大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效率。例如,在北京市,通过将“12345”民生诉求纳入“一网统管”,每年能够有效解决27万余件市民关注的问题,群众满意度高达96.7%。这不仅提升了政府的形象,更能让市民感受到现代城市治理的便捷。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网格化管理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在互联网和数据高度集中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管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邬教授提道,亟须探索新一代网格化管理科技创新,以应对超大特大城市复杂性带来的问题。

未来,如何利用新技术改善城市治理,形成有效的治理体系,将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结语
总的来说,网格化城市管理作为一种前沿的城市治理模式,为超大特大城市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化手段的运用,网格化城市管理将在提升城市运营效率、增强社会治理能力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未来,人们不仅要思考如何高效管理城市,还要注重在管理过程中融入更多人性关怀,为建设智慧、宜居的城市不断努力。

面对未来,智慧城市网格化管理将面临更多挑战。如何在技术驱动下保持人文关怀,如何平衡数据安全与开放共享,如何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治理,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治理理念的不断创新,智慧城市网格化管理必将为城市治理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