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教育大会:职教改革新动向
山西省教育大会:职教改革新动向
2025年1月10日,山西省教育大会在太原召开,会议强调了加快教育强省建设步伐的重要性。会上特别提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进展,包括高水平职业学校的建设和产教融合新模式的发展。这些举措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成长成才通道,也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山西省正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打造职业教育新高地
近年来,山西省在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省已有4所国家“双高”院校、10所省级“双高”院校和62所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正在稳步推进建设任务。这些学校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以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作为国家“双高”院校,坚持服务能源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多家大型能源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产教融合新模式: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
山西省把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目前,全省已成立10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4个冲击国家级和8个重点支持的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38个服务区域产业的省级特色产业学院。
在产教融合实践中,山西省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例如,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山西省积极推进职普融通、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培养等改革措施。目前,全省已有53所中职学校开展综合高中班试点,公布了70个省级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
同时,山西省还优化了“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搭建中高职学生成长“立交桥”。这种多元化的升学通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发展机会。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山西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强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加强金专业、金课程、金教材、金师资、金基地“五金”建设,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此外,山西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经费投入,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达标。加快建设“少而精”的中等职业学校,推进办学类型相同或专业重复较多的职业院校整合重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西省教育事业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广大教师,特别是无编制教师,将在这一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建设教育强省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