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和日元汇率波动如何影响中日贸易?
人民币和日元汇率波动如何影响中日贸易?
2024年1月,日本对中国出口额达到1.25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9.2%,这一数据凸显了中国市场对日本贸易的重要性。在当前全球贸易格局复杂化的背景下,人民币和日元的汇率波动成为影响中日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2024年人民币汇率走势来看,全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总体承压,一季度从7.0920跌至7.2659,累计贬值2.4%;7至9月人民币汇率出现反弹,中间价、在岸即期汇率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分别较6月末升值1.7%、3.6%和4.2%;10至12月人民币重新承压,中间价从7.0074跌至7.1927。
全年来看,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但调整压力加大。在岸即期汇率均值连续第三年弱于中间价均值,二者偏离程度由上年+0.6%扩大至+1.1%,为2014年以来新高。全年离岸人民币汇率与在岸人民币汇率日均差价由上年+89个基点扩大至+122个基点,为2017年以来新高。
日元方面,受美联储激进加息影响,日元持续走软。2024年4月29日,海外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60.24日元兑换1美元,创下1990年4月以来最低纪录。尽管日本政府可能进行了干预,但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利率,日美两国息差难以缩小,日元走软的态势短期内恐难停转。
中日两国的货币政策差异是导致汇率波动的重要原因。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政策与日本央行的低利率政策形成鲜明对比。日本央行在2024年4月26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维持现行货币政策不变,将政策利率目标维持在0到0.1%之间。这种政策分化推动了日元的持续贬值。
值得注意的是,中日两国在2024年10月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34000亿日元,协议有效期三年。这一安排有助于维护两国金融稳定,支持双边经济和金融活动发展。截至2024年8月末,中国人民银行共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过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其中有效协议29份,互换规模超过4.1万亿元人民币。
从贸易数据来看,人民币升值总体上促进了中日贸易的增长。2024年1月,日本对中国出口额达到1.25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9.2%,显著高于对其他地区的出口增长率。其中,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额同比增长84.7%,汽车出口额更是增长111.4%,均为全地区最高水平。这表明,尽管存在汇率波动,但中日贸易仍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展望未来,中日贸易将继续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短期内,日元对人民币汇率可能继续受货币政策分化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中日两国在半导体制造设备、汽车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中日货币互换协议的续签将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两国应继续加强经贸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