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护天下:南京博物院金兽特展揭秘
镇护天下:南京博物院金兽特展揭秘
1982年2月10日,江苏省盱眙县马湖店村的农民万以全在自家地里挖水渠时,意外发现了一个金灿灿的大家伙。这个偶然的发现,揭开了中国考古史上一项重大发现的序幕。
这件由纯金铸成的雕像重达9.1公斤,含金量高达99%,是目前我国出土古代黄金铸器中最重的一件。它长17.5厘米、宽16厘米、高10.2厘米,整体大小与一只2-3个月大的幼猫相当,却重达9100克。金兽屈腰团身,双目有神,嘴角微翘,通体金黄,造型生动而呆萌。
金兽的制作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它全身布满大小相当的圆形斑纹,是整体铸造成型后用工具锤击而成,增加了外层的反光面,使其看起来更加炫目动人。更令人惊叹的是,商周秦汉时期的考古发掘显示,一般器物都达不到如此高的纯度,这只金兽体现了极高的冶炼和提纯工艺。
关于金兽的用途,学界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它是席镇,用来压住席子的四个角;有人认为它是镇库之物,象征国家财富;还有人推测它是一种度量衡权器。但无论哪种说法,都体现了古人对这只金兽的重视。
金兽颈部戴有三轮项圈,表明它可能是一只被驯化后由人工饲养的猛兽。从其全身满布的斑纹来看,学界主流观点认为这是一只豹,因为古人认为豹有避邪功能,常将器物做成豹形以求平安。也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一只老虎,但至今没有定论。
南京博物院的《镇护天下——馆藏金兽》特展,不仅展示了这件珍贵的金兽文物,还通过多媒体手段还原了其出土场景,让观众能够全方位了解这件国宝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展览位于南京博物院特展馆2楼9号展厅,自2023年4月29日开展以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金兽的发现和展出,不仅让我们得以一窥汉代精湛的工艺水平,更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安的祈愿。这件珍贵的文物,不仅是研究古代冶金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更是了解汉代社会文化的一扇窗口。
万以全当年将这件文物上交文物保护部门时,获得了1万元的奖金。在那个年代,这相当于现在的百万元奖励。但正如许多文物捐献者所说,他们更看重的是为文物保护贡献一份力量的荣誉感。正是因为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今天才能欣赏到这些精美绝伦的古代艺术珍品,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