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助你高效写作业!
冥想助你高效写作业!
研究表明,冥想不仅能显著提升专注力和自控力,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压力、克制冲动,从而在学习时更加高效。即使是从未尝试过冥想的人,在经过短短几个小时的练习后,也能明显感受到注意力和自控力的提升。
冥想是一种提升专注力的练习方式,已有数千年历史。冥想者会使用一系列手段,比如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或关注身体、心灵及周遭的世界。通过这些注意力练习,冥想者能够感受到自己在调控思想,并开展自省,即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想法、感觉和行为;经验丰富的冥想者会将从冥想中学到的经验运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因而,他们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专注力、压力以及情绪,帮助他们在困难时期更好地保持冷静。
冥想如何改善大脑认知能力
冥想时的全神贯注状态对大脑也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这一状态可以提高个体的持续注意力,也就是个体能够将注意力持续一段时间在一件困难的事情上,比如参加一场几个小时的考试。科学家可以通过脑电图来监测持续注意力的改善情况,即当个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项枯燥的任务上时,其某些脑电波会增加。科学家们相信,冥想引起的这些脑电波变化告诉我们,与注意力相关的脑区之间交流更加密切[2]。相互开展交流的脑区组合起来被称为脑网络,脑网络之间的有效交流决定了心理健康水平。
每当冥想者在思绪游离后又重新集中注意力时,就好比是在做心理俯卧撑。所有这些心理俯卧撑最终都有助于增强其认知灵活性,即个体能够通过自己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来转换观念的能力(比如从数学思维转换到阅读思维)。冥想甚至可以改变个体脑网络的连接方式,将全新的、有用的脑区加入网络连接中,或者摆脱造成注意力分散的脑区。因此,冥想者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摆脱使其心情不好的负面想法和感受,转而获得好心情。而当他们心情低落时,他们也更容易察觉到负面情绪。
具体冥想方法
选择安静的环境:找一个不会被打扰的地方,可以是房间的床上、客厅的沙发、空旷的草地等。
保持舒适的姿势:冥想的姿势多样,站、坐、躺都可以。初学者建议坐在椅子上或双腿盘坐,背部打直但不靠墙,双手轻放在大腿上,闭上眼睛。
设定时间:初学者可以从5分钟开始,随着练习逐渐增加到20分钟。使用计时器可以帮助你专注于冥想本身。
专注呼吸:闭上眼睛,深呼吸3-4次,感受鼻息的变化和腹部的起伏。然后顺其自然地呼吸,以"观察者"的角度感受每一次呼吸。
处理杂念:冥想时出现杂念是正常的,想象自己站在窗前看云飘过,不需要赶走这些念头,只需静静观察,等它们自然离开。
实践案例
小明是一名高中生,经常感到学习压力很大,注意力难以集中。他开始每天晚上练习10分钟的冥想,一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在学习时更容易进入状态,即使遇到难题也不会轻易分心。他的睡眠质量也有所改善,整体学习效率提高了30%。
持续练习才能见效
冥想的效果需要持续练习才能显现,但通常在几周内就能感受到睡眠质量改善、注意力提升等积极变化。重要的是保持耐心,将冥想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项临时任务。
正如作家格雷格-麦基翁(Greg McKeown)在他的著作《精要主义》(Essentialism)中所说:"这是关于尽可能明智地投资你的时间和精力,以便通过只做必要的事情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贡献。"冥想就是这样一种投资,它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最终实现更好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