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学家发现:37℃已不是人体标准体温!体温高好还是低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学家发现:37℃已不是人体标准体温!体温高好还是低好?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BB5KMK0544CT3M.html

人类的标准体温真的一直是37℃吗?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个被广泛接受的“常识”正在被重新审视。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人类的平均体温正在逐渐下降,从19世纪的37℃降到了21世纪的36.6℃。这一变化引发了人们对体温与健康关系的新思考。

标准体温的由来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察觉到体温的变化。古籍中比如《列子·汤问》中有着“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描述。

虽然古人可以用手触摸或舔舌头来感知体温,但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度量标准。直到16世纪,随着温度计的发明,人们才有了测量体温的工具。这项发明让我们开始了更准确地了解和记录人类体温的历程。

温度计的问世对人类了解体温提供了重要手段。最初的温度计是由意大利的伽利略在1593年发明的,利用了空气热胀冷缩的原理。

然而,这种温度计并不十分准确,且易受外界气压影响。后来,液体温度计应运而生,利用水、酒精或水银等物质的热膨胀效应来测量温度。其中,德国的华伦海特在1714年发明了水银温度计,能够测量出更大范围的温度变化。

有了温度计后,人们能够测量物体的温度了。但是,不同的温度计可能使用不同的刻度,这促使人们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范温度的表示。

为确立温标,关键是确定几个基准点。华伦海特选择了三个基准点:

  • 氯化铵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
  • 冰、水混合物温度为32度
  • 人体温度为96度。这就是华氏温标,其单位为℉。

为了更精确地表示温度,瑞典的摄尔修斯在1742年提出了另一种新的温标。他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和沸点之间的温度划分为100度,这就是摄氏温标,其单位为℃。这两种温标为我们提供了在世界各地统一测量温度的方式。

温度计和温标的出现让人们能够量化地测量体温。最早系统研究体温的是英国医生威廉·亨利·威尔斯。

他在1752年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记录了自己和妻子一年中每天的体温,并且发现体温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他的研究表明,人体体温的正常范围大约在36.4℃到37.8℃之间。

威尔斯的研究引发了其他医生对体温的关注,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雷因霍尔德。他花费了10年时间,测量了2.5万名患者的体温。他的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人体温变化的平均值是37℃,因此就把这定为了标准。

雷因霍尔德还观察到体温会随一天中不同时间而波动,通常早晨最低,下午最高,这被称为体温的昼夜节律。

他还发现,体温会因疾病而升高或降低,这被称为体温的发热反应。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体体温学的基石,其提出的标准体温一直被广泛接受,延续至今。

人类的体温正在下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的平均体温并非恒定不变,而是会随着时间而变化。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人类的体温正在逐渐下降,从19世纪的37℃降到了21世纪的36.6℃。这

种变化不仅出现在发达国家,也在发展中国家如玻利维亚等地观察到。不仅现代城市居民有此变化,就连亚马逊丛林中的原始部落也有类似趋势。而且,这种下降不分男女,但男性的下降速度似乎更快。

这些研究都依托于大量的体温数据,有的是回顾历史记录,有的是追踪现代人群,还有的是对不同地区和文化的比较。

这些研究共同指出,人类体温的下降是一个普遍且持续的趋势,而非偶然或暂时的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趋势呢?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人类的生活环境变得更为舒适和适宜,使得人体无需如以往那样费力地调节内部温度。人体是恒温动物,会通过一系列生理机制来维持体温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这些机制都需要消耗能量,也就是说,维持恒定体温需要一定的代价。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居住条件和穿着习惯发生了变化,使得人体不再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调节体温。

例如,现代人会使用各种电器,依据个人喜好调节室内温度,使其接近人体舒适的温度。此外,现代人拥有更多的衣物和毯子,可以根据外界温度变化增减衣物,保持身体温暖。这些因素让人体无需如以往那样消耗大量能量来调节体温,可能导致体温下降。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人类的营养状况变得更加优越,导致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下降,因而引发体温下降。新陈代谢是指人体内所有化学反应的综合,包括能量的产生与消耗,以及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新陈代谢速率,也就是基础代谢率,是影响人体体温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新陈代谢越快,体温越高,反之亦然。

人类新陈代谢水平下降可能与饮食习惯和运动量有关。例如,现代人食用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比例增加,这些食物会导致人体脂肪储存增加,而脂肪组织的新陈代谢率较低,从而导致体温下降。

此外,现代人的运动量减少导致肌肉组织减少,而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率较高,同样也可能引发体温下降。这些因素使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降低,从而影响了体温。

什么样的体温更好?

有些人认为体温越高,说明人体的新陈代谢越快,能量消耗越多,身体越健康,免疫力越强。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合理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体温的高低并非完全取决于新陈代谢速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体温不能完全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也不能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

其次,体温过高也会对人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会导致身体脱水,增加心肺负担,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等。那么,是不是体温低一些就更好了呢?当然不是,体温过低同样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影响血管扩张,削弱免疫力,干扰内分泌系统功能等症状。

因此,理解体温与健康的关系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并不能简单地以体温高低作为唯一标准。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体温和健康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体温高低不同阶段都可能对身体带来不同的影响,这也提醒我们,在评估健康时需要考虑更多因素。

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或许会为我们揭示出新的认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体温与健康之间的微妙关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