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术后的康复训练指南
肩关节术后的康复训练指南
肩关节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恢复关节功能至关重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肩关节术后四个阶段的康复训练方法和目标,每个阶段都配有具体的训练动作和图片说明,旨在帮助患者科学、系统地进行康复训练。
肩关节结构复杂、活动范围大,术后如未能及时进行康复锻炼易发生关节粘连、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等功能障碍。那么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康复锻炼呢?肩关节术后康复通常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康复重点。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说。
第一阶段:术后0–4周
目标:保护修复组织,控制炎症和疼痛。
方法:避免肩关节主动运动,佩戴支具。
训练:
钟摆运动:健手扶床,身体前屈,手臂放松,慢慢地前后、左右,如钟摆样晃动。
无痛范围内的肩关节被动活动:患者仰卧位,由治疗师协助,做肩关节各方向和各轴位的运动,以患者耐受无痛或轻微疼痛为限。
肘、腕关节活动度训练:进行肘关节、腕关节屈伸功能训练及抗阻力的主动训练(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固定不动,手握哑铃并屈肘行抗阻力训练)。
冰敷:使用冰袋冰敷患肩。
第二阶段:术后4–6周
目标:达到全范围被动活动度。
方法:去除固定物,行肩关节活动度训练及肌力训练。
训练:
肩胛骨的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训练:治疗师通过手法进行肩胛的对角运动。
主动辅助下活动度练习:患侧手在上,健侧手在下,健手发力推动木棍。
关节松动术:治疗师在对肩关节施以牵张(分离),以患者耐受无痛或轻微疼痛为限。
第三阶段:术后6–12周
目标:达到范围的主动活动度,启动力量训练。
方法:增加训练的强度,加强肌力训练及关节活动度训练。
训练:
前锯肌挥拳:手持哑铃尽可能地向前方伸出手臂。
背部夹笔:双手握拳拇指朝上,用力收缩背部保持2-3秒。
俯卧位划船:患者俯卧位,手臂垂出床缘,手握哑铃,将手臂水平外展。
第四阶段:术后12周以后
目标:增强肩袖力量,增加功能性训练。
方法增加训练的强度,加强肌力训练及关节活动度训练。
训练:
外旋训练:患者侧卧位,手持哑铃,肩关节外旋。
投掷动作:患者手持弹力绳,完成投掷动作。
站立位推球:双手持球在墙面做上、下、左、右方向的推动,也可以在墙面画圈。
肩关节术后的功能障碍很常见,早期进行正确、有效的程序化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减轻疼痛、维持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由于患者的伤情、手术情况等不同,康复计划具有个体化的特点,患者应在康复医学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本文原文来自whsp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