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扬州市稻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扬州市稻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引用
中国农业新闻网
6
来源
1.
https://www.farmer.com.cn/2025/01/26/wap_99975650.html
2.
https://sthjt.jiangsu.gov.cn/art/2024/2/22/art_84025_11156006.html
3.
http://www.cauchina.com/f/view-101-88da3eeff5b141d89fd9ea7e8568da2a.html
4.
http://www.dangjian.cn/jcdj/2025/01/20/detail_202501207007485.html
5.
https://kfq.yangzhou.gov.cn/xw/jcdt/art/2024/art_f90c9ada87784197bbcf99fa2296c2a5.html
6.
https://nyncj.yangzhou.gov.cn/index.html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在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晨兴村考察水稻试验田时指出,这片由扬州大学和地方共建的育种基地不仅提高了亩产,还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土地租金收入。这一场景正是扬州稻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作为“鱼米之乡”的扬州,稻米产业一直是当地农业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扬州市通过推动“促增收”行动,利用稻米等特色农产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乡村全面振兴。

01

政策引领,筑牢产业基础

扬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稻米产业发展,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23年,扬州市推动“促增收”行动伊始,就把落实土地保障政策作为重中之重。市委组织部牵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共同出台政策,有序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合理配置优化集体经济用地结构,统筹安排新增用地计划和存量用地盘活指标,明确一定比例用于集体经济发展用地保障。

在政策支持下,扬州市稻米产业迅速发展。据统计,全市稻米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年产量近100万吨,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02

创新驱动,延伸产业链条

扬州市在发展稻米产业过程中,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

在生产环节,扬州市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例如,广陵区头桥镇福成村就采取这种模式,发展特色切花产业,年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

在加工环节,扬州市出台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十条措施,吸引村民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对村民新办创业项目给予资助;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乡村延伸产业链,对新认定农业产业化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一次性给予一定奖补。

在销售环节,扬州市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各类电商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育新农人主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03

品牌建设,提升产业价值

扬州市注重稻米品牌建设,通过品牌效应提升产业价值。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文广旅局等有关部门构建合作机制,出台专门政策帮助村集体注册特色农产品、特色地理标志和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目前,扬州市已培育出多个知名稻米品牌,如“宝应大米”、“高邮大米”等,这些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还远销海外。

04

成效显著,农民增收致富

扬州市稻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据统计,全市稻米产业总产值超过50亿元,带动农户10万余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以广陵区晨兴村为例,该村通过与扬州大学合作建设育种基地,不仅提高了稻米产量和质量,还为152户村民带来了土地租金收入,村集体增收26万元。

展望未来,扬州市将继续推进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长三角地区的“大冰箱”“大厨房”“大粮仓”,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