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开16个双黄蛋!添加了激素?鸡蛋长成这样千万别吃
连开16个双黄蛋!添加了激素?鸡蛋长成这样千万别吃
双黄蛋因其稀有性而备受关注,但其形成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否与激素添加有关?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双黄蛋的形成机制,并介绍哪些鸡蛋不宜食用。
双黄蛋的形成原因
双黄蛋的形成主要由以下三种因素导致:
生理因素:双黄蛋多见于初产母鸡,由于体质强壮、气血旺盛,但机体各器官配合不够默契,促卵泡素和排卵诱导素超量分泌,导致生殖机能旺盛。在产生一个卵黄后,“控制中心”未能及时收到停止排卵信号,于是又产生一个卵黄。这两个卵黄先后进入输卵管,并被一同包裹蛋白成型。
遗传因素:某些品种的鸡具有较高的双黄率遗传基因,如星杂288蛋鸡的双黄率为2.77%,高邮鸭的双黄率在1%~14%之间。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双黄蛋,两个蛋黄大小相近。
疾病或应激:当母鸡受到惊吓或剧烈运动时,可能会因腹压突然增加而压破卵泡缝痕,导致多个卵黄同时移出。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双黄蛋,蛋黄大小往往差异较大。
双黄蛋与激素添加
有人认为双黄蛋是通过添加激素生产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
实际上,虽然双黄蛋的形成确实与激素水平异常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商家会在鸡蛋生产中使用激素。从经济角度分析,使用激素生产双黄蛋不仅不会带来利润,反而会导致亏损。因为产双黄蛋意味着母鸡第二天不能正常产蛋,而一枚双黄蛋的价值通常低于两枚普通鸡蛋。此外,人工成本也会大幅增加。因此,在蛋鸡生产中并不存在使用激素生产双黄蛋的现象。
专家提示:激素作用于母鸡,与鸡蛋无关(蛋中没有激素)。
集中购买双黄蛋的原因
尽管单个母鸡产出双黄蛋的概率较低,但在大型养鸡场中,由于母鸡基数庞大,一天产出几十斤双黄蛋并不罕见。一些鸡场会通过自动化分拣设备将双黄蛋单独挑出集中销售。此外,通过延长光照时间等特殊饲养管理方法,也可以提高双黄蛋的产蛋率。
只要鸡蛋没有变质,双黄蛋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哪些鸡蛋不宜食用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鸡蛋是不宜食用的:
发霉蛋:如果鸡蛋保存不当,如受潮或淋雨,容易受到细菌侵袭而发霉,壳上会出现黑斑点。即使只有蛋壳发霉,鸡蛋内部也可能已被细菌污染,因此发霉蛋应直接丢弃。
生鸡蛋或溏心蛋:鸡蛋表面容易沾染多种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这些细菌可能通过蛋壳上的微孔侵入鸡蛋内部,食用未煮熟的鸡蛋可能引发食物中毒。据统计,我国约有10%的鸡蛋表面被沙门氏菌污染,64%的蛋壳大肠杆菌严重超标,因此建议将鸡蛋煮熟后再食用。
- 毛鸡蛋:毛鸡蛋又称死胎蛋或鸡仔胎,是孵化失败的鸡蛋。很多人认为毛鸡蛋含有胚胎就有营养,但实际上大部分营养已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消耗殆尽。而且,毛鸡蛋容易被沙门氏菌等污染,如果储存、加工不当,在适宜温度下细菌会大量繁殖,食用后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