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新系统上线,出行更舒适!
北京地铁新系统上线,出行更舒适!
北京地铁新系统上线,出行更舒适!
北京地铁公司近期在7号线磁器口站试运行了高效智能运维环控系统,通过环境态势感知设备实时调节车站温度、湿度等参数,提升乘客出行体验。该系统于今年夏季正式投入运行,计划在1号线八通线西单站到大望路站推广应用。这一新系统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乘客的舒适度,还大幅提高了维修人员的检修维护效率。
该系统结合站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PM 10、乘客着衣指数等主要参数,建立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风、水联调联控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动态调整各系统运行参数,在保证车站环境舒适度的同时,实现环控系统绿色节能、高效智能运维。
地铁磁器口站是5号线与7号线换乘车站,站厅、站台及换乘通道空间较大,其中7号线磁器口站处于5号线磁器口站下层,夏季较为闷热,降雨后站内湿度较大。因此,地铁公司将7号线磁器口站作为首座试点站,于去年夏季开始试运行态势感知项目系统。试运行期间,专业人员结合采集到的现场实测数据参数,对系统进行优化,各项控制参数设置更加合理,实现态势感知项目系统自动控制,并于今年夏季正式投运。
地铁车站温度调节通常采取人工动态检测。“如今在站厅与站台加装传感器,通过环境态势感知设备检测出车站公共区域各项与乘客体感有关的系统参数,经过边缘计算装置计算出舒适性指标,再借助风、水联动调控平台实时调节各项设备参数,自动为乘客匹配出较舒适的风速、风量,调节环境湿度。”机电分公司第一项目部总工程师张无垠介绍。
今后,态势感知项目系统有望在1号线西单站到大望路站推广应用。
北京地铁还在推进其他智能化升级项目。例如,在双井站上线视频智能综合分析系统,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手段,实现对8种场景的全运营时段实时鉴别提示,提高管理效率、加快响应速度、提升乘客出行体验。此外,北京地铁供电专业技术人员还自主研发了“刚性接触网异常磨损检测与自动处理装置”,在北京地铁6号线投入试运行,使接触线打磨作业在检测精度、打磨效果、工作效率方面得到更高的提升。
这些智能化升级项目不仅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也为地铁运营维护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北京地铁将更加安全、便捷、舒适,为乘客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