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开学第一课》:从感动到行动,激发学习新动力
2024年《开学第一课》:从感动到行动,激发学习新动力
9月1日晚8点,由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如期而至。今年的节目以“可爱的中国”为主题,通过多地实景课堂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丽图景,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融合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思想文化盛宴。
从历史到现代:感受中国发展脉搏
在节目中,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带领学生探索甲骨文的历史,揭示了汉字3000多年的演变历程。每一笔每一画,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传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则追溯了龙图腾文化的变迁,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质。
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青海雪豹栖息地到上海生境花园,节目展现了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动人故事。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副主任齐新章和青海省西宁市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学生尼东拉毛带领大家走进雪豹的世界,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放在上海生境花园里带领学生们发现城市里的新动物。
体育精神:追梦路上的青春激荡
奥运赛场上,中国体育健儿用汗水和荣耀弘扬着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00后游泳新星潘展乐分享了自己从“看台观战选手”到奥运冠军的蝶变历程,他的故事激励着青少年追求梦想,勇于挑战自我。
科技创新:开启未来无限可能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深中通道总工程师宋神友讲述了这座世界级跨海通道的建设历程,展现了中国基建的实力。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带来的通用人工智能体“通通”,展示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航天专家则介绍了月壤砖等前沿成果,展望了人类在地球之外长期居住的可能性。
激发学习动力:从榜样到实践
如何将这些感人的故事和辉煌的成就转化为学习动力?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提出的“心流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心流状态是指当人们在从事某项活动时,完全投入其中,达到忘我境界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通常发生在挑战与技能相匹配的情况下。
潘展乐从观赛者到奥运冠军的转变,正是心流理论的生动体现。他通过每天15000米的游泳训练,不断挑战自我,最终在奥运赛场上创造了历史。同样,深中通道的建设者们在面对世界级工程挑战时,通过团队协作和技术创新,创造了四个半月快速成岛的世界纪录。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动力不仅来自于对知识的渴望,更来自于对目标的追求和对挑战的征服。正如潘展乐所说:“请你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献给你们所热爱的事。”这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正是心流状态的核心。
结语:从观看到行动
《开学第一课》不仅是新学年的开端,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迪和精神洗礼。它通过展现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奋斗故事,激发了青少年的学习动力和爱国情怀。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将这份感动转化为实际行动,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以《开学第一课》为起点,开启新学期的学习之旅,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行动践行梦想,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