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续好食光”科普市集:一场别开生面的食管健康守护行动
“共续好食光”科普市集:一场别开生面的食管健康守护行动
食管癌,这个在中国发病率排名第三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均约占到世界总数的一半。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在上海悄然展开,为大众带来了全新的健康理念和实用的预防知识。
创新科普:让健康知识触手可及
8月24日,由默沙东中国与上海教育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共续好食光”食管健康科普市集在上海成功举办。这场以疾病科普和健康倡导为主题的活动,通过丰富、有趣且亲民的方式,向公众普及食管癌相关知识。
市集联动默沙东线上消化健康科普平台“追光守护社区”,设置了三大特色版块:“追光书院”聚焦食管癌高危因素,“追光餐厅”倡导健康饮食习惯,“追光心理室”关注患者心理健康。每个版块都设计了互动游戏,让参与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健康知识。
专家解读:远离食管癌的科学指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副主任樊旼教授在活动中强调,食管癌的高发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他指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预防食管癌的关键:
-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食管癌的重要诱因
- 远离烫食:长期食用过热食物会损伤食管黏膜,增加癌变风险
- 少吃腌制食品:腌制食品中的亚硝胺是明确的致癌物质
- 定期检查: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内镜检查,及早发现病变
樊教授特别提醒,一旦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食管癌治愈率的关键。
数据警示:食管癌防治刻不容缓
最新数据显示,食管癌已成为我国消化道癌症死因第三位的“杀手”。在2020年,上海新发癌症病例中,食管癌虽然未进入前三,但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仍不容忽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食管亚专科主任尹俊教授表示,尽管食管癌在中国高发,但随着医学进步,创新疗法已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他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患者更多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
共同行动:守护食管健康
“共续好食光”食管健康科普市集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健康知识走进了市民生活,更体现了社会各界对食管癌防治的重视。正如上海教育电视台节目中心副主任周荃所说,通过多元化的科普形式,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贴近民生的健康小贴士,能有效提升老百姓的健康获得感。
面对食管癌的威胁,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让我们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开始,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共同守护食管健康,享受美好“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