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生孩子对女性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生孩子对女性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EDLFKP055343RT.html

怀孕生孩子对女性的健康究竟有何影响?从临床决策分析的角度,本文详细探讨了这一过程对女性远期和近期健康的利弊,涉及多个身体系统和疾病风险。

既然是从纯健康角度来权衡利弊,那么这显然是一个临床决策分析的问题。
不过,怀孕生孩子这个问题又提得太过笼统,不属于具体的临床问题,所以恐怕很难画出一个决策树,做具体的概率赋值也很困难,只能用临床决策分析的思路来比较一下。

先比较远期风险获益:

对远期健康情况预估,只能关注一些慢性病,比如恶性肿瘤。

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我们逐个考察一下。

因为怀孕分娩会抑制排卵,所以目前的统计资料显示,卵巢癌的发生与不孕或者生产次数少有关。至少生育一次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使卵巢癌发病率风险降低30%~40%。生孩子可以降低卵巢癌发生率。

因为绝大多数宫颈癌的发生和HPV感染有关,而HPV经性传播,所以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就包括了初次性生活年龄小(<16岁)、多个性伴侣以及生产次数多。生孩子次数多增加宫颈癌发病风险。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与长期无对抗性的雌激素刺激有关,因此怀孕生孩子是一种保护因素。据统计,未生育过的女性得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已生育女性的2~3倍。生孩子可以降低子宫内膜癌发生率。

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的增加和女性生育期的长度有关。从未怀过孕的女性得乳腺癌的风险高于经产妇,而且生育第一胎比较晚的女性,得乳腺癌的风险高于初产比较早的女性。生孩子可以降低乳腺癌发病率。

除了恶性肿瘤,还有盆腔脏器脱垂、大小便功能障碍也是中老年女性比较常见的疾病。

虽然在怀孕期以及产后,有些女性会出现尿失禁的情况,年轻女性的尿失禁和分娩次数明显相关;但是对60岁以上女性,分娩次数就不是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了。

女性排便功能异常或者大便失禁,最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分娩时的损伤。因此,生孩子可以增加排便功能异常的风险。

盆腔脏器脱垂的危险因素是阴道分娩,曾经有过至少一次阴道分娩的女性,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风险是未产妇的2倍。生孩子增加盆腔脏器脱垂的风险。

总结一下,从远期情况来看,怀孕生孩子这件事儿,可以降低女性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但是生孩子次数多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同时,生孩子是女性日后发生大小便功能障碍、盆腔脏器脱垂的高危因素。

再比较近期风险获益:

心血管系统:妊娠及分娩过程中,血容量增高,心脏负荷增大,可以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而且对于孕前即有心功能不全的女性,妊娠及分娩会加重这一情况。

呼吸系统:妊娠期间,孕妇静息状态下通气量及耗氧量增加,可以发生多种肺部疾病。其中急性肺水肿是导致孕期和产后女性转入ICU(重症监护室)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由于妊娠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所以怀孕以后得感冒的风险增高。

血液系统: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高,凝血功能亢进,因此妊娠期发生贫血及血栓性疾病的风险增高。


内分泌系统:由于妊娠期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对于葡萄糖的代谢能力降低,容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而且糖尿病患者怀孕之后,血糖控制的难度也相应增大。

消化系统:妊娠期胃肠道生理变化的机理还不是非常清楚,但是很多人会有恶心、呕吐、食道反流、便秘、痔疮等表现。但是消化道溃疡在孕期并不常见,本来有消化道溃疡的女性,怀孕后反而症状会有所好转。

泌尿系统:由于妊娠期肾脏负荷增高,虽然下尿路感染的风险和非孕期没什么变化,但是孕前如果有肾脏功能不全的女性,怀孕后肾脏损害通常会加重。

运动系统:妊娠期,尤其到妊娠晚期,孕妇增加的体重对于骨骼肌肉系统是一个挑战,很多人会有腰背部不适或者骨盆疼痛。虽然大部分人产后会逐渐恢复,但是还是有一小部分人有可能会演变为慢性疾病。

总结一下,从近期来看,怀孕生孩子这件事儿对于女性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从各个系统的变化来看,绝大多数都是不利影响。这还没考虑像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这些分娩期的并发症,要知道我国孕产妇死亡率是32/10万,而如果不怀孕生孩子的话,就不必承担这一个额外的死亡风险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