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风寒感冒·中医穴位推拿理疗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风寒感冒·中医穴位推拿理疗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27/06/70543001_1115296577.shtml

风寒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在冬春寒冷季节更为多见。中医推拿理疗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和经络,能够有效缓解风寒感冒的症状。本文将详细介绍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相关穴位的定位以及具体的推拿操作方法。


中华行医方 大医精诚心

一、风寒感冒症状

风寒感冒,作为外感风邪或时行病毒引发的发热性疾病,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中医领域的传统称谓。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冬春寒冷季节尤为多见,属于临床上的多发病。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包括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以及脉浮紧等。这些症状反映了寒邪侵袭体表,卫阳被遏,肺气失宣的病理变化。

二、穴位选择与定位

针对风寒感冒的治疗,中医推拿理疗主要选取以下穴位:印堂、太阳、迎香、风池、攒竹、风府、风门,以及眼眶部、前额部、背部膀胱经等相关部位。这些穴位的精确定位如下:

  • 印堂穴:位于前额部,正对两眉头的中间,是督脉上的重要穴位。
  • 太阳穴:在头侧面的颞部,具体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中,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
  •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即鼻唇沟中,属于手阳明大肠经。
  • 风池穴:位于头后项部,头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
  • 攒竹穴:在面部,位于眉头陷中,即眼眶上切迹处,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
  • 风府穴:在头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是督脉上的关键穴位。
  • 风门穴:在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重要穴位之一。

三、推拿理疗操作方法

  1. 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前侧。首先用推法作用于印堂穴,由上至下推8~10遍,以疏通前额经络,缓解头痛症状。
  2. 接着,医者用按揉法依次作用于双侧太阳、攒竹、迎香穴。每对穴位操作0.5分钟,以酸胀感为度,旨在开窍醒神、宣通鼻窍。
  3. 医者再用抹法在头颅两侧分别操作,每侧约0.5~1分钟。这一手法能够舒缓头部两侧的紧张状态,进一步缓解头痛。
  4. 随后,用分推法在前额、目眶上下及两侧鼻翼反复推5~8遍。这一步骤有助于疏散风寒、通利鼻窍。
  5. 患者继续保持坐位,医者立于其体侧。用拇指、食指指面在风池穴上作拿法,然后缓慢向下移动拿颈项部两侧直至颈项根部。如此由上自下反复操作8~10遍,以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6. 接着,医者从前发际到后发际用五指拿法反复5~8遍,以进一步放松头部肌肉、缓解头痛。
  7. 医者用擦法在背部膀胱经操作(重点擦大杼至膈俞部位),以透热为度。这一步骤旨在温阳散寒、调理脏腑功能。
  8. 最后,医者拿双侧肩井穴,稍用力以酸胀为度。同时按揉风府、风门两穴各2分钟,使项背部有轻松感为度。这一步骤能够进一步舒缓项背部肌肉紧张状态、促进气血流通。

四、治疗原理与注意事项

中医穴位推拿理疗治疗风寒感冒的原理在于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和经络,达到疏风散寒、解表通里的目的。在操作过程中,医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灵活调整手法力度和操作时间。同时,患者也需保持放松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推拿理疗虽然对于缓解风寒感冒症状有一定效果,但并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还需及时就医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注意防寒保暖、增强锻炼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