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禁播槟榔广告,你的口腔健康有救了!
国家禁播槟榔广告,你的口腔健康有救了!
2021年9月1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的通知》,决定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对槟榔危害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也体现了国家保护公众健康、维护口腔健康的决心。
槟榔,这种看似普通的果实,实则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物质。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早在2003年就将其列为一级致癌物,与砒霜等剧毒物质并列。研究表明,长期咀嚼槟榔会显著增加患口腔癌、食管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同时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征。更令人担忧的是,槟榔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仅次于烟草、酒精和咖啡因,位列全球第四位滥用物质。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槟榔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土耳其、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甚至将其定义为毒品或禁止销售。在印度,槟榔的使用率虽然高达20%,但政府已开始采取行动,禁止在学校附近销售槟榔,并限制其广告宣传。这些举措都表明,槟榔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然而,在我国,槟榔产业却呈现出一种畸形发展的态势。据统计,我国槟榔年产量约136亿元,种植面积仅次于稻米,位居全国第二。尽管多地已开始加强对槟榔的监管,如浙江、四川等地禁止食品经营单位销售槟榔制品,但仍有大量电商平台违规将槟榔作为食品售卖。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消费者仍能轻松购买到各种品牌的槟榔制品。这些平台往往以“食品”或“零食”的名义展示槟榔,甚至暗示其具有“营养价值”,严重误导消费者。
更令人担忧的是,槟榔的危害正在向年轻一代蔓延。研究显示,未成年人如果接触槟榔,成瘾性会更高。在台湾地区,口腔癌已成为男性发生率和死亡率第四名的癌症,每年有超过8000人罹患口腔癌。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台湾地区预告制定“槟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拟禁止未成年人及孕妇嚼用槟榔,并对槟榔的销售和广告进行严格限制。草案规定,槟榔销售需经核准,禁止在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嚼食,并要求在包装上标注警示图文。此外,草案还禁止通过自动贩卖机、网络等方式销售槟榔,不得进行商业促销或赠送。
这些措施的出台,无疑是对槟榔产业的一次重拳出击。然而,要真正消除槟榔的危害,还需要更严厉的措施。有专家建议,应将槟榔纳入毒品管制,彻底禁止其生产和销售。虽然这一提议在短期内可能难以实现,但随着人们对槟榔危害认识的不断深入,全面禁止槟榔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口腔健康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槟榔这种有害物质的存在,无疑是对公众健康的重大威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广告禁令,只是第一步。我们期待更多有力的政策出台,彻底消除槟榔的危害。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公众对槟榔危害的认识,让每个人都能够远离槟榔,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