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20分钟,治愈你的小情绪
公园20分钟,治愈你的小情绪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火了的“公园20分钟理论”成为当代上班族自我调节、放松身心的方法。心理专家表示,在公园待上短短20分钟就能让人感觉快乐,缓解精神内耗。此外,《散步疗愈》一书也介绍了将户外散步和心理知识结合的“散步疗法”,帮助人们释放伤痛,重拾信心和勇气。无论是“公园20分钟理论”还是“散步疗法”,都强调了大自然对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让人们在繁忙生活中找到片刻宁静。
科学依据:为什么是20分钟?
“公园20分钟理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坚实的科学依据。一项发表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的研究指出,即使不做任何运动,在公园里待20分钟也能带来更好的状态。这种效果并非玄学,而是有其科学解释:
光照与运动:公园环境让长期生活在室内的人接触到更多自然光,同时更容易达成较高的体力活动水平,这两者都对身心健康有益。
压力缓解:多项针对自然环境与压力的研究发现,多在自然环境中活动,压力水平会明显降低,与恐惧、应激、压力等相关的杏仁核也会更不容易被激活。
注意力恢复:根据心理学家Kaplan夫妇的注意力恢复理论,在远离日常生活环境且具有延展性的空间内,做一些符合我们内在动机的活动并获得一些柔和的刺激,有助于我们的注意力恢复。而公园恰好符合这些特征。
自然环境的多重益处
在公园待20分钟,究竟会带来哪些具体的好处呢?研究显示,这种简单的自然接触能带来多重积极影响:
健康与幸福感提升:一项在英国进行的研究发现,每周接触自然环境超过2小时的人,无论健康状况还是幸福水平都始终高于那些没有接触过大自然的人。
注意力提升:在城市环境中,我们时刻被各种信息噪音包围,消耗着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而在公园中,平和的氛围和自然的刺激有助于大脑放松,重新积累注意力资源。
社交属性:公园还是一个小型社交场,可以打破现代社区的人际墙,与邻居建立情感联系,这些随机但充满惊喜的人际往来,也会为我们提供内在能量。
如何实践“公园20分钟理论”?
这个理论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低门槛和高回报。你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或金钱,只需要每天抽出20分钟,就可以享受到这些好处。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简单散步:不需要剧烈运动,简单的散步就能达到效果。注意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感受阳光、微风和鸟鸣。
静坐冥想:找一个安静的角落,闭上眼睛,深呼吸,让思绪放空。这种简单的冥想练习能帮助你更快地进入放松状态。
观察自然:带上一本笔记本,记录下你看到的植物、动物和自然现象。这种专注的观察能帮助你更好地连接自然。
社交互动:在公园里与人交流,可以是简单的问候,也可以是深入的交谈。这种人际互动能带来额外的心理益处。
普适性与低成本
“公园20分钟理论”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还因为它具有极高的普适性和成本效益:
时间成本低:每天只需要20分钟,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完全可行。
金钱成本低:大多数城市公园都是免费的,不需要任何额外花费。
适用人群广:无论年龄、性别、职业,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效果立竿见影:不需要长时间坚持就能感受到效果,非常适合需要快速充电的都市人。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了最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每天在公园里待20分钟,就能显著改善我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这个简单而低成本的方法,值得每个人尝试。不妨从今天开始,给自己一个20分钟的自然之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治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