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以白定天下的定瓷,选料严格为什么还是走向衰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以白定天下的定瓷,选料严格为什么还是走向衰落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hues.com.cn/gudong/tc/show/?N_ID=8483

定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白色瓷器闻名于世。从北朝至隋代的起源,到北宋时期的鼎盛,再到金元时期的衰落,定瓷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辉煌与变迁。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定瓷的历史发展及其衰落的原因。

定瓷以白色瓷器著称于世,虽然在宋代还烧造绿定、红定等其他颜色的瓷器,但主要是以白瓷闻名。定窑在选料上极其严格,原料需要层层筛选、分级沉淀和陈腐优化,以确保胚体用料达到最高品质。在装饰技法上,定瓷注重划花、刻花、印花、贴花、堆塑等多种工艺。

唐代至五代时期:技术突破与官款瓷器

唐代中期,定窑产品尚处于摸索阶段,未能烧造出真正的白釉瓷。这一时期的定窑产品胎质粗松,釉质粗略,施釉不匀,呈色不稳定,造型也不够规整。外施半截黄釉内施白釉是这一阶段的特色,部分产品还有黑釉、褐釉等。装饰纹饰以席纹、戳纹为主,常见器型为碗、钵、罐、壶等。

晚唐五代时期,定窑的烧造技术有了明显突破,成功烧制出高品质的精白瓷。这一时期的定瓷胎体洁白坚致,釉色光亮莹润,曾一度为宫廷、贵族、寺院等烧造带有官款的瓷器。

北宋时期:鼎盛与官窑地位

北宋时期的定瓷达到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定瓷胎薄质细,釉色莹润,造型丰富,既有生活实用品又不乏佛教用品。装饰技法成熟,刻花、划花、印花等工艺达到高峰,并首创了组合支圈覆烧法,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及成品率。定瓷以其成熟的工艺和卓越的品质跻身于宋代五大名窑之列。

北宋定窑白釉桃形钮盖罐

这件北宋定窑白釉桃形钮盖罐高18.6厘米,腹径12.7厘米,足径6.8厘米,是北宋初期的定窑珍品瓷器。瓷器胎白质细,釉白莹润匀净。采用堆贴和划花技法,桃形高蒂纽,器盖犹如覆置的浅腹碗,内壁无釉,器口周围凸起一周带纹。腹饰凸弦纹二组,纹饰简练,上腹较鼓,下腹内收,卧足。

金元时期:衰落与转型

金元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大量瓷业技工南迁,加之高质量瓷土逐渐减少枯竭,定窑开始转向生产日用粗瓷。这一时期,定瓷开始使用模具批量生产,产品多为平民百姓使用。

定窑白釉花式钮盒

这件定窑白釉花式钮盒高4.3厘米,腹径6.5厘米,底径3.3厘米。釉色泛黄,有自然冰裂纹。胎质细密。盒呈椭圆形,盖顶饰瓜蒂纽,子母口。残腹,平底。

定瓷衰落的原因

定瓷的衰落有多重原因。首先是宋徽宗改用官窑瓷器取代了定窑白瓷,这直接影响了定窑的官方需求。其次,北宋南迁导致政治中心的转移,减少了对北方定窑的需求。再加上金元时期的战乱和优质瓷土资源的枯竭,定窑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定瓷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史,其从选料到工艺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匠人的智慧和匠心。虽然定瓷最终走向衰落,但其留下的精美瓷器和精湛工艺,至今仍是中国陶瓷艺术的宝贵遗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