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适应攻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开学综合征”?
开学适应攻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开学综合征”?
新学期开始了,不少学生可能会感到焦虑、不适应,甚至出现所谓的“开学综合征”。这种现象在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中都普遍存在。那么,如何帮助学生顺利适应新学期呢?让我们听听专家的建议。
什么是“开学综合征”?
“开学综合征”是指学生在假期结束前后、开学之初,出现的明显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表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王刚指出,这种症状的本质是从假期到学期的转变,儿童青少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生活作息的迅速变化,学习、睡眠时间被固定,对自由时间的掌控感大幅降低,给儿童青少年从生理到心理带来双重适应困难。
不同学段的适应方法
小学生:培养兴趣,循序渐进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连云港市“港城名师”、连云港师专二附小党总支书记胡芸建议,首先需要激发孩子们对上学的兴趣。家长可以通过设定小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来帮助孩子逐步适应学校生活。同时,家长要扮演好“快乐指南针”的角色,让孩子看到学校生活中的亮点,比如新知识的探索、社团活动的参与等。
中学生:调整作息,合理规划
中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更大,因此调整作息时间和合理规划学习尤为重要。苏州工业园区新洲幼儿园教师、“苏老师”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费敏华建议,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逐步调整作息时间,每天比前一天早10分钟睡觉和起床,逐步恢复正常作息。同时,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找到自己的节奏,计划要具有可行性且是循序渐进的。
大学生:自我管理,寻求支持
大学生的焦虑更多来源于学业压力和未来规划的不确定性。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健建议,大学生可以通过合理规划时间和任务来减轻压力。确立实际的学习目标,将大计划分解为小任务,一步一步完成。同时,保持规律的锻炼习惯,通过运动来释放压力。在社交方面,主动与室友和同学建立联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极大缓解压力和孤独感。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
提供心理支持
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预警信号。比如言语中的暗示、躯体不适、日常习惯的改变、情绪波动和社交回避等。家长要理解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尝试帮助孩子厘清当前的感受,表现出与孩子一同攻克难题的信心与行动。
培养良好习惯
从生活习惯入手,至少在开学前一周就开始有计划地带领孩子适应开学生活。比如逐步规律作息,保证良好的进食习惯,控制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培养运动习惯等。
建立良好氛围
家长应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良好的家庭氛围成为孩子最有力的支持系统。避免认同甚至放大孩子的情绪体验,或者反过来加以指责,最终让问题愈演愈烈。
学生如何自我调节?
时间管理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策略,确保学习和休息的平衡。可以使用“番茄工作法”:25分钟集中学习后休息5分钟,帮助提高学习效率。
保持运动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帮助缓解焦虑情绪,释放压力。可以选择晨跑、夜跑,或是去学校里的健身房,充分转移注意力,让身体和大脑都得到放松。
积极社交
主动与室友和同学建立联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当感到压力时,可以与信任的人聊天,找同学和老师倾诉,拨打心理热线或者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
学习方法
制定学习计划,参与社团活动,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假期拓展兴趣爱好,比如学一门乐器,练练书法,或者参加一些兴趣小组。
总之,开学适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规划、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社交和自我调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迎接新学期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