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后股市调整,这些股票有望触底反弹
双十一后股市调整,这些股票有望触底反弹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过后,股市并未如预期般迎来狂欢,反而出现了一轮调整行情。恒生指数失守两万点关口,科技股领跌,但医药股逆市上涨。在市场一片低迷之际,哪些股票有望率先触底反弹?让我们从技术指标、政策支持和市场情绪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市场整体表现:调整中孕育机会
双十一后,港股市场出现明显调整。恒生指数失守两万点关口,收报19846点,跌幅达2.8%。科技股成为重灾区,美团跌5.3%,阿里巴巴跌3.8%,京东跌5%,小米跌2.9%,腾讯跌2.3%。中芯国际受行业影响跌幅达8%。
然而,在一片跌势中,医药股却逆市上涨。国药控股一度飙升7.5%,最终收涨2.2%;药明康德涨1.4%,翰森制药涨1.3%。这三只股票成为蓝筹股中表现最好的三甲。
技术指标:寻找见底信号
在市场调整之际,技术指标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根据背景资料中的分析,见底反弹的股票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成交量变化:底部区域成交量萎缩,随后放量上涨常预示见底。从搜索结果来看,双十一后市场成交额放大至2342亿元,为10月18日以来最多,这可能意味着市场正在筑底。
K线形态:早晨之星、多方炮、锤子线等形态是重要的见底信号。虽然搜索结果中没有具体个股的K线数据,但我们可以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
趋势反转:股价打破下行趋势线或形成双底、头肩底等 bullish 形态。从市场表现来看,部分个股如小米虽然跟随大市下跌,但其双十一期间销售额创下新高,显示基本面依然强劲,可能存在趋势反转的机会。
政策支持:把握结构性机会
双十一期间,多项政策利好释放,为相关行业带来机遇。
以旧换新政策:四川、上海、湖北等地对补贴品类进行扩容,新增洗碗机、蒸烤箱、空气净化器等产品;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将大部分家装厨卫和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纳入补贴政策范围。京东平台500多个家电家居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苏宁易购门店客流增长超六成,以旧换新销售额增长247%。
实体商业加速入局:各地推出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如上海的“进博首发新潮流”、重庆的“渝味360碗”美食进商圈、天津的City Walk路线等。实体商超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在价格上具备了竞争优势。
市场情绪:理性看待调整
市场调整往往伴随着情绪的波动,但理性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机会。
消费数据向好:双十一期间,天猫589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同比去年增长46.5%;京东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采销直播订单量同比增长3.8倍。这些数据反映了消费市场的活力。
资金流向:基金经经理上周从中国股票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撤资,iShares安硕中国大型股ETF流出3.15亿美元,iShares MSCI中国指数ETF流出2.8亿美元。这表明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持谨慎态度。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关注超跌反弹机会:选择回调30%-50%的个股,优先考虑有政策支持的行业。例如,受以旧换新政策利好影响的家电股,以及双十一期间表现亮眼的电商股。
重视技术信号:关注成交量变化、K线形态等技术指标,寻找见底信号。例如,早晨之星、多方炮等形态可能预示着股价反转。
合理分配资金:在市场调整期,合理分配资金,避免过度集中投资。同时,设置止损点,控制风险。
关注政策动向:政策支持是推动股价反弹的重要因素。例如,实体商业加速入局双十一,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相关个股值得关注。
保持理性投资:市场调整期往往伴随着情绪波动,保持理性,不盲目追涨杀跌,是获取稳定回报的关键。
双十一后的股市调整为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布局机会。通过技术指标分析、政策导向把握和市场情绪判断,我们可以筛选出具有潜力的个股。然而,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在把握机会的同时,也要做好风险管理,合理配置资产,以获取稳健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