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亚腐败蔓延,如何防治这一社会毒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亚腐败蔓延,如何防治这一社会毒瘤?

引用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7
来源
1.
http://m.ccdi.gov.cn/content/d7/60/9245.html
2.
http://www.china.com.cn/fangtan/zhuanti/node_7087976.htm
3.
https://m.huanqiu.com/article/9CaKrnJUbiL
4.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80edcae354312d97dc513c8a52472fbb
5.
http://www.sgu.edu.cn/jjjcs/info/1028/2860.htm
6.
https://www.shangbaoindonesia.com/read/2024/12/09/politics-1733755051
7.
https://wiki.cnki.com.cn/hotword/1179531.htm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大肆行贿、索贿等严重腐败现象有所减少,但亚腐败却有蔓延之势。调查显示,87.0%的受访者认为亚腐败对社会危害较大。这种介于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的行为,虽未触犯刑律,但却侵蚀了社会价值取向,模糊是非标准,甚至诱发严重的腐败行为。你如何看待身边的亚腐败现象?我们应该如何防治这一问题呢?

01

亚腐败的定义与表现形式

亚腐败,也被称为新型腐败,是介于廉洁和严重腐败之间的一种行为。它虽然没有触犯法律,但对社会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有负面影响。亚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权力市场化、腐败隐性化和腐败虚拟化。

  • 权力市场化:通过资本隐秘共谋与利益延后输送兑现,实现腐败行为的闭环。例如,有的官员通过在招标、融资上给予照顾而获取回报,或凭借自己的身份低价购买商品房、股票、证券;有的官员与不法商人达成“合作”默契,办事时口头约定,事先安排好利益输送的渠道,等待后续时机成熟时甚至退休后再行兑现,实现利益延时输送。

  • 腐败隐性化:借助法律、规章和政策机制的监管漏洞,以及灰色地带操作空间,或偷换概念,或移花接木,通过种种手段构建出一套貌似合法的“外衣”。例如,通过空壳公司或关联企业,如利用亲属或朋友设立影子公司、影子股东“借鸡生蛋”,或由代理人代持代收股份收益,或设置多层代理,隐匿资金账户;还有通过采取高价题字或收取“咨询费”的方式,以小博大大肆敛财。

  • 腐败虚拟化:利用数字技术操纵腐败。虚拟货币的应用为腐败资金的流动提供了新渠道,不仅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而且能够实现跨国界的即时资金转移。电子支付平台和数字资产的广泛使用,也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新式的操作空间,使资金流动更加难以监控。

02

亚腐败的危害

亚腐败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扩散性,一旦流行开来,就会败坏社会风气,扩大社会对腐败的容忍度。

  • 败坏社会风气:传统文化中,“千里为官只为财”“朝中有人好做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腐败亚文化”已绵延数千年。人情社会里,所谓“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办事先送礼,平事先拿钱”“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情面看钱面”等观念仍颇有市场。

  • 扰乱社会秩序:“腐败亚文化”在医疗、教育等部门大行其道,正常的教学秩序、医疗秩序、社会管理秩序因此被打乱,极易引发社会不公。反观“腐败亚文化”现象背后当事人的种种心态,无不是当事人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利益最优选择,是“功利主义”在现实生活的一种投射。

  • 破坏制度规矩:“腐败亚文化”的滋生、蔓延,好比温水煮青蛙,在污浊“腐败亚文化”的影响下,必然会破坏制度规矩。社会有了这样的“腐败亚文化”基础,不劳而获、贪污腐败等苟且龌龊的不良思想,也就开始萌动。

03

防治措施

要有效防治亚腐败,需要从多个层面综合施策:

  • 加强党对反腐败斗争的集中统一领导:新型腐败由于其隐蔽性、复杂性和跨领域的特征,要求更强有力、更集中统一的领导力量来进行全面整合、协调和监督。首先,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约束,确保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在巡视、审计、检查等方面形成上下贯通的执行机制,推进党内巡视工作常态化,增强对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的巡视检查,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压紧压实党委抓反腐败的主体责任,动真碰硬抓好问题整改。其次,抓住关键权力,推动深化改革。腐败的本质是权力滥用,必须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防治新型腐败的源头之策。通过重点领域的新型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完善体制机制,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健全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深入剖析新型腐败背后的体制机制顽瘴痼疾。

  • 健全以威慑为重点的惩戒机制:紧盯重点问题、重点人群、重点领域,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严肃查处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加强法律法规制度设计的前瞻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工商经营、干部约束领域的党规国法,着力填补当前违法腐败监测识别、监察执法方面存在的法律供给不足问题,以及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严查政商勾连腐败、“关键少数”腐败、系统性和行业性腐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以严厉的惩戒措施形成震慑。构建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的反腐败工作态势,形成握指成拳、兵团作战的监督合力和同频共振、严惩不贷的惩戒威慑力。

  • 完善以监管为保障的预防机制: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最大限度破除反腐败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问题。要完善监管体制,强化一体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协同治理效能。强化巡查、巡视监督工作,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协调衔接,发挥审计监督、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的合力,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完善对重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机制。推进具体问题领域党规与国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打通妨碍贯通连接的堵点难点。建立党中央统一领导反腐败工作的组织机构体系,形成常态化的警示、监测、督查、问责机制,织密监管网络,形成常态长效监督合力。

  • 强化以教育为重点的自律机制: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牢记初心使命,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心正德,用革命文化锤炼党性,夯实“不想腐”的道德底线,增强“不想腐”的政治定力,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自觉抵制贪腐诱惑。

  •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有效遏制新型腐败问题:当前,借力数字技术反腐十分迫切,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权力运行和经营活动的实时监控、动态分析和精准预警。建立大数据分享平台,在纵向上分享各级政府信息资源,在横向上分享司法、税务、交通、金融等信息,实现对行政权力运行和各类经营活动的实时跟踪和监测,利用数据关联性研判腐败的潜在风险和实时交易,便于及时发现和纠治。建立腐败案例数据库,研究新型腐败发生发展的规律,深度分析权力运行全过程,建立权力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公共资源管理、政府采购、财政资金使用等环节,保证权力运行过程中的数据透明化、信息公开化、数据真实性。运用电子政务系统将政府审批、资金分配、项目管理等关键环节电子化,提高权力运行透明度。

04

全民参与的重要性

亚腐败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97%的网民认为,“腐败亚文化”背后的“人情”困局之中,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也都是受害者,因此抵制“腐败亚文化”人人有责,应全民行动。84%的网民表示,“腐败亚文化”会损害主流文化所确定的价值观和社会情感,使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崩溃,产生极度恶劣的人文环境,最终影响到经济、政治及文化体制。74%的网民称,“腐败亚文化”滋生蔓延,有法不依和执法的变通、任性是重要原因,根子在干部不受约束,不能运用法治思维做出公正决定,甚至处处想着腐败一把,民众则会迎合这种倾向,“腐败亚文化”也就有了滋长的土壤。55%的网民强调,根治“腐败亚文化”需要增强全社会的规则意识。49%的网民建议,消除社会“腐败亚文化”需要从清除政风腐败的“主文化”入手,在持续“打虎”的同时,还需要下沉“拍蝇”,下大气力治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

亚腐败的蔓延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从个人、制度、社会等多方面入手,综合施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腐败亚文化折射建设服务型政府还在路上,需要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在资源相对匮乏之时,更应该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使办事程序更加公开透明。”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消除亚腐败这一社会毒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