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如何防范肺气肿?这些防护措施要记牢
矿工如何防范肺气肿?这些防护措施要记牢
矿工是肺气肿的高危人群,这与他们长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作业密切相关。据统计,矿工因肺气肿导致的伤亡人数,远远超过各类工伤事故的总和。那么,矿工究竟面临哪些具体危害?又该如何有效预防肺气肿呢?
矿工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
矿工在井下作业时,会接触到多种有害物质,其中最常见的是粉尘和化学毒物。
粉尘主要包括:
- 矽尘:主要来源于岩石开采,尤其是含游离二氧化硅(SiO2)的岩尘,是导致矽肺的主要原因。
- 煤尘: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可导致煤肺病。
- 水泥尘:在支护作业中产生的粉尘。
化学毒物主要包括:
- 硫化氢:井下自然存在的有毒气体。
- 瓦斯:甲烷气体,不仅易燃易爆,还可能造成窒息。
- 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爆破作业时产生的有害气体。
此外,矿工还面临噪声、振动、高温高湿等物理因素的危害。
肺气肿的发病机制
长期吸入上述有害物质,尤其是粉尘,会引发肺部病变。粉尘颗粒进入呼吸道后,会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这些细胞在试图清除粉尘的过程中,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酶类,导致肺泡壁受损、肺泡结构破坏。
随着病变的持续,肺泡逐渐失去弹性,肺泡腔扩大,最终形成肺气肿。肺气肿会严重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防范措施
针对矿工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工程防护
通风除尘: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降低工作环境中的粉尘浓度。根据研究,矿尘浓度与尘肺病发病率成正比,因此保持良好的通风至关重要。
湿式作业:在凿岩、切割等产生大量粉尘的作业中,采用湿法操作可以有效减少粉尘飞扬。例如,凿岩打眼时应带水作业,避免干打。
密闭抽尘:在无法使用湿法作业的场合,应安装抽尘装置,及时捕获和清除空气中的粉尘。
个人防护
佩戴防尘口罩: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确保其与面部贴合良好,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粉尘颗粒。
定期体检:矿工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肺部异常,及时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吸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安全培训:提高矿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掌握正确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实际案例
某煤矿企业通过实施综合防尘措施,将井下粉尘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矿工尘肺病的发病率从原来的10%降至2%以下。这充分说明,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肺气肿等职业病的发生。
矿工的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通过加强职业病防护,可以有效降低肺气肿等疾病的发病率,让矿工在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同时,也能享有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