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最新研究:每周两次海鲜,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
AHA最新研究:每周两次海鲜,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
美国心脏协会(AHA)最新研究显示,每周食用两次富含Omega-3的鱼类,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海鲜在维护心脏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AHA权威推荐:每周两次,每次3盎司
AHA在其官方网站上明确指出,成年人每周应至少食用两次鱼类,特别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每次的推荐摄入量为3盎司(约85克)熟鱼肉,相当于大约一杯的碎鱼片。推荐的鱼类包括凤尾鱼、鲱鱼、鲭鱼、三文鱼、沙丁鱼、蓝鳍金枪鱼、牡蛎和贻贝等。
Omega-3:心脏健康的守护者
Omega-3脂肪酸是海鲜中最主要的心血管保护成分。多项研究表明,Omega-3能够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预防心脏病和中风。此外,Omega-3还具有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血管炎症,进一步保护心血管系统。
食物vs补充剂:哪个更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食物摄入Omega-3的效果远胜于服用补充剂。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对于健康人群而言,长期服用鱼油补充剂反而可能增加房颤和中风的风险。相反,对于已经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Omega-3补充剂则能降低心脏病发作和死亡的风险。
这一发现与美国营养学会的建议相呼应:优先选择食物来源的营养素,而不是补充剂。专家指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往往以更完整、更平衡的形式存在,而补充剂可能因缺乏其他协同作用的营养素而效果打折。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AHA建议在选择鱼类时应特别注意。虽然鱼类对胎儿和婴儿的大脑发育有益,但某些鱼类可能含有较高的汞或其他环境污染物。因此,建议选择低汞鱼类,并参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最新指导。
对于心脏病患者,AHA则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Omega-3的摄入量。研究显示,心脏病患者通过补充Omega-3,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如何安全食用海鲜?
为了确保安全食用海鲜,AHA建议:
- 选择新鲜的海鲜,避免食用变质或未煮熟的海鲜
- 多样化选择海鲜种类,避免长期食用同一种类
- 注意个人过敏史,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海鲜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特别注意海鲜的安全性,选择低汞鱼类
总之,适量食用海鲜对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用海鲜并非万能良方,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才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