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非遗” 把喀什文化“带回家”
“旅游+非遗” 把喀什文化“带回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稀缺的文化资源。今年,央视春晚在喀什设置了分会场,也将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入了更多人的视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个春节假期,漫步在古城巷道内,沉浸式感受喀什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早上十点半,喀什古城开城仪式结束后,景区内各个角落里的游客陆续多了起来。第六代木器制作传承人玉买尔江·玉山和女儿也早早来到店里,擦拭整理店里的手工艺品,迎接顾客的到来。玉买尔江·玉山告诉记者,自己从6岁开始学习木器制作,已经在古城开店八年了,现在每天他还在坚持学习木器制作技艺,想把这种传统的非遗技艺和现代生活融合在一起,创作出更多既实用又美观的手工艺品。
玉买尔江·玉山说:“我们店里目前有乐器类、生活类、纪念品类的木器产品1000多种,每天能卖1万元左右。”
今年,央视春晚在喀什设置分会场,让更多游客对喀什心生向往。在喀什古城,木碗、小乐器、茶壶等受到游客的青睐,大家在挑选着自己心仪的手工艺品,同时也被喀什木器制作的传统文化元素所感染。
“趁春节休息放假的时候来喀什,感受喀什人民的纯朴和千年古城悠久的历史,在这里旅游感觉特别开心!这些木器做得非常小巧、精致,携带也很方便,送家人送朋友都是很好的选择。”甘肃游客袁林说。
“喀什的手工艺品,我非常喜欢,我准备买一些回去,放到家里作摆件,这是一次非常满意的旅行。”四川游客薛花说。
“以文兴旅、以旅促文”,近年来,喀什古城景区加快文旅融合步伐,将文物保护利用和非遗传承融入古城生活。
寻着香妃茶馆悠扬的乐器声,走进喀什古城阿热亚路的药茶巴扎,扑鼻的药香迎面而来。说起店铺内的1000多种药材,库尔班江·阿布都瓦依提如数家珍。库尔班江·阿布都瓦依提说:“配好的营养茶、喀什名茶、护肝茶、薄荷茶,顾客都很喜欢喝,节日期间生意很好。”
西安游客方娓婷说:“新疆的药茶很有名,通过老板的介绍,买了一些帮助促进肠胃消化和活血的药茶,好好调理一下身体。”
据统计:2月10日—2月15日,喀什市共接待游客75.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1亿元;其中古城景区接待游客26.48万人次,香妃园接待游客6.58万人次。
本文原文来自喀什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