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出台新规守护红树林,广东打造生态建设新名片
湛江出台新规守护红树林,广东打造生态建设新名片
2024年1月10日,湛江市正式实施《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条例》,这是广东省首个针对红树林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湛江红树林保护工作迈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
作为全国红树林分布最多的地级市,湛江拥有全国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湛江现有红树林面积6521.85公顷,占全省红树林面积的59.3%,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22.3%。
近年来,湛江持续加大红树林保护力度,创新实施“人防+技防”保护模式。通过扩充护林员队伍、清理违建设施、清除入侵物种等措施,结合GIS+无人机+高分卫星影像智慧监管技术,不断提升保护效能。据统计,2019年以来,湛江市已完成红树林造林1372公顷,占总任务的48.7%;已完成红树林修复1553公顷,占总任务的113.4%。
金牛岛红树林片区是湛江红树林保护修复的典型示范。通过营造修复红树林、拓宽改造道路、拓展建设红树林科普基地等措施,金牛岛正全力打造红树林生态文旅品牌。2024年7月初,位于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已动工建设,计划营造红树林8190亩,获得中央资金3亿元和地方配套资金1.9亿元支持。
广东红树林保护修复管理试点方案提出六大目标任务,包括推广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模式、建立珠三角-粤东粤西红树林异地修复合作机制等。其中,深圳在红树林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如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创新红树林保护碳汇项目开发与交易机制等,这些经验对湛江等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未来,湛江将依托良好的生态基础,探索开发红树林碳汇、红树林果实、红树林生态旅游示范点等项目,努力实现红树林生态价值转化,助力湛江绿色高质量发展。同时,广东将通过国际红树林中心平台,加强与各国在生态管理和红树林保护方面的交流合作,为全球红树林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和广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