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小八景与北京十六景:京城美景尽收眼底
燕京小八景与北京十六景:京城美景尽收眼底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不仅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更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从明朝时期的燕京八景到后来的燕京小八景,再到现代评选出的北京十六景,这些景观见证了北京城的沧桑变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明朝时,有位大学士李东阳,在燕京八景之外又增'南囿秋风'、'东郊时雨'并赋《十景》诗,所以又有'燕京十景'之说,后人又在这南囿秋风,东郊时雨的基础上增加了六处景致,被称为后燕京八景,也称燕京小八景。
燕京小八景
1、南囿秋风
南囿,说的是位于北京城南的南苑,又叫南海子。这里便是明、清两朝皇家苑囿。过去每到秋季,这里鹿雉出没,晴云碧树,红果黄叶,鸢飞鱼跃,猿啼鹤唳,可与云梦、上林相媲美,风光自是别有情趣。
明代大学士李东阳的《南苑秋风》诗写道:'秋随万马嘶空至,晓送千骑拂地来。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欲下水边台。'所以,南囿秋风,成了燕京著名景致之一。
2、东郊时雨
指的是今朝阳门外一带的雨景,当初是良田万顷,一马平川。远近农村散落、杨柳依依,尤其是春雨绵绵农民扶犁耕耘的时期,更显出田园风光的乐趣!出朝阳门最近 的一处是护城河边的“菱角坑”。坑内除菱角外,也种荷花,叶绿花茂,水波荡漾,有城外“什刹海”的美誉,也有文人赐予“东郊时雨”的雅称。
3、银锭观山
过去站在银锭桥桥上,近处可见两岸杨柳轻拂水面;远眺可见绵亘叠嶂的西山。由远山近水,翠柳银河组成了一幅天然图画,在闹市之中实不多见。其奇特之处在于只有站在桥上才能领略此景,一旦下桥,景色全无。
4、西便群羊
原在西便门外护城河左侧河坡上的草地中,散落着的白石数十块,长有三四尺,大小形状各异,远处望之,酷似草中白羊,或立或卧或在啃青,与真羊无异,遂为一景。相传鲁班用法术把石头变成羊,赶来修建北京城,由于延误了时辰,未被用上,白羊又变回石头。
5、西安双塔
指的是位于西长安街一带的双塔庆寿寺,创建于1186年,是金朝的庆寿宫,元代改称大庆寿寺。因寺内西南隅有两座玲珑秀丽、巍峨壮观的砖塔,左右相拥矗立,而被百姓们俗称为“双塔寺”。当时庆寿寺香火盛极,其秀丽的景色为京师诸寺之首。
6、石幢燕墩
也称“永定石幢”是指“燕墩乾隆御碑”位于北京永定门外大街路西铁道南侧。燕墩乃元代初建都物,原是一座高大土台,到1553年修筑北京外城时,将燕墩四面包砌城砖。这燕墩同时也是北京五镇之一的南镇!
7、白塔晴云
北 海公园是典型的皇家园林,始建于辽代,明代称“西苑”。清初在琼华岛上修建了永安寺和白塔。登高眺望,郁郁葱葱的琼华岛、浑身银白的塔身以及点缀在四周的 景物尽在眼前。白云时断时续地缭绕在白塔上空,风铃之声随风飘至,白塔愈显风姿绰约、圣洁庄重;金碧辉煌的塔尖与湛蓝的晴空、婀娜的云团交相辉映,蔚为壮 观。
8、西涯晚晴
什 刹海的傍晚别具一格,富有诗意。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映照着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晚霞染红半壁苍穹,也染红了什刹海。雨后天晴,霞光明媚,雨后的什刹海更 是魅力无穷。可是有个问题,什刹海的景致为什么要叫“西涯”呢?这也跟李东阳有关!明清两代文人把景山、鼓楼以西和积水潭一带统称为“西涯”,便形成了后 来的“西涯八景”。
80年代,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等单位共同发起了北京风景名胜评选活动,从各区、县众多的景点中选出 40 个作为候选景点,从中评选 16 个,名之曰“北京十六景”。
北京十六景
1、天安丽日
2、紫禁夕辉
3、燕塞雄观
4、慕田古堞
5、白塔堆云
6、颐和慧海
7、香山红叶
8、圜丘清音
9、十渡浮峦
10、盘古遗火
11、幽峡流碧
12、大钟声远
13、龙潭漱玉
14、明陵落照
15、卢沟醒狮
16、红楼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