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古迹探秘:从皇泽寺到千佛崖
广元古迹探秘:从皇泽寺到千佛崖
广元,这座位于四川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更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皇泽寺和千佛崖两处古迹,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探访。
皇泽寺:武则天的唯一祀庙
皇泽寺坐落在广元城西的嘉陵江畔,背靠乌龙山,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祀庙。据记载,皇泽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寺庙依山傍水,气势恢宏,其建筑布局严谨,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树丛中,充满了古典之美。
进入寺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二重飞檐的古典斗拱式牌坊,门额上“皇泽寺”三个字由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所题。沿着山脚向南行走,便来到了皇泽寺的正门。大门两侧的楹联也是郭沫若所撰,上联“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下联“流芳剑阁光被利州”,既是对武则天历史功绩的评价,也暗示了她与广元(古称利州)的渊源。
二圣殿后的则天殿是皇泽寺的主殿,殿内供奉着一尊极为珍贵的“武后真容”石刻像。这尊由整块沙岩雕成的石刻像高1.8米,方额广颈,神态安详,身着僧尼衣袍,是国内唯一的武则天真容像。此外,殿内还有一尊武则天的石刻画像碑,女皇头戴冕旒,身着王服,云环雾鬓,舞带霓裳,栩栩如生地展现了这位传奇女性的风采。
在皇泽寺的左右岩壁上,分布着众多的洞窟佛像。这些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晚期,历经多个朝代。其中,有几处石窟据考证是武则天父母武士彠和杨氏在贞观年间所开凿,尤其是12号和13号洞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千佛崖:四川最大的石窟群
离开皇泽寺,沿着嘉陵江畔向北行约一公里,便来到了广元千佛崖。这里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以其丰富的石刻艺术和精美的佛像而闻名于世。千佛崖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研究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千佛崖的石窟群规模宏大,共有130多个石窟,其中保存完好的有80多个。这些石窟中雕刻了数以万计的佛像,因此得名“千佛崖”。石窟中的佛像形态各异,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慈祥可亲,展现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雕刻技艺。每一尊佛像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风貌。
除了佛像,千佛崖还有大量的石刻造像和题记,为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这些石刻艺术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
皇泽寺和千佛崖作为广元最重要的两处历史文化遗迹,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场所。它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