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红书揭秘:春晚背后的非遗文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红书揭秘:春晚背后的非遗文化

引用
新浪网
9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06/doc-ineczxpr2881638.shtml
2.
https://www.sohu.com/a/854606952_122066681
3.
https://business.cctv.com/2025/01/06/ARTIbm8gFJ9vNoa00ZM2nIR8250106.shtml
4.
https://post.smzdm.com/p/avdn7xl7/
5.
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25-01-30/3739816.html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62841
7.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50114/herald/31d9c78e73fba9c70893fbb250156a46.html
8.
https://www.cctvjingji.com/part-106/15208.html
9.
https://www.abcdreamusa.com/2025%E6%98%A5%E6%99%9A%E8%A7%82%E7%9C%8B%E6%8C%87%E5%8D%97-%E7%9B%B4%E6%92%AD%E5%B9%B3%E5%8F%B0-%E6%97%B6%E9%97%B4-%E8%8A%82%E7%9B%AE%E5%8D%95/

2025年春晚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在这场视听盛宴中,非遗文化元素以创新方式融入节目,引发全民热议。小红书作为央视春晚独家笔记分享平台,通过亿万网友的独特内容与互动,助力春晚焕发不一样的生命力。

01

非遗元素融入春晚节目

今年春晚的节目单中,非遗元素随处可见。开场歌舞《女书组歌》融合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文化,这种独特的女性文字承载着浓厚的民族记忆。小品《象棋村甲》则将中国象棋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融入剧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

歌舞《秧BOT》更是将东北秧歌与机器人技术完美结合,通过创新方式展现非遗文化的活力。这个节目不仅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更在小红书上引发热烈讨论,相关笔记互动量突破3万,展现出网友对这一创新表演的高度关注。

02

李子柒亮相引发非遗热潮

李子柒的亮相无疑是春晚的一大亮点。她身着的螺钿羽衣、佩戴的苗绣耳钉和红色绒花,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非遗文化的精髓。小红书用户纷纷从她的表演中探索包括植物染、潍坊风筝等非遗文化元素,并通过互动深入讨论这些传统技艺的魅力。

螺钿羽衣上的螺钿工艺,是一种将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并根据画面需要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技法。这种工艺最早可追溯至商代,是中国传统漆器的重要装饰技法之一。

苗绣耳钉则融合了十几种苗绣传统针法和技巧,每种针法都是绣娘们代代相传而来的技艺。苗绣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一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

红色绒花谐音“荣华”,寓有吉祥、祝福之意,是中华富贵文化的代表。绒花是由天然蚕丝和铜丝作为原材料制作而成,其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3

创新演绎与文化传承

2025年春晚通过创新方式展现非遗文化,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也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非遗文化的熏陶。这种创新演绎方式,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小红书平台的加入,为春晚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实时互动和内容分享,小红书用户不仅能够及时了解春晚节目动态,还能参与讨论、分享观点,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文化传播新模式。据统计,今年春晚相关话题的总互动量超过14亿,创下历史新高。

2025年春晚与小红书平台的完美结合,不仅让非遗文化以更年轻、更时尚的方式呈现,也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这种创新演绎与文化传承的结合,无疑为非遗文化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