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沿淮安、高邮运河之路,寻几家好吃小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沿淮安、高邮运河之路,寻几家好吃小店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9A08M7G00

春节前夕,一场说走就走的江苏美食之旅,从杭州出发,途经盐城、连云港、淮安,最终抵达扬州。这趟行程虽因热门目的地房价暴涨而临时调整,却意外收获了一段美食与人文交织的难忘旅程。

沿着湿地去看海,从海又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丰富的地理构造,带来了这片土地上风土的交融,也孕育出独特的美食文化。作为淮扬菜的发源地,淮安自然成为此次美食之旅的重要一站。虽然行程匆忙,但沿途发现的几家特色小店,足以让人回味无穷。

盐城:淮扬楼里的早茶时光

吃早茶的习惯,从扬州一路到盐城都有。盐城的早茶味道也不输扬州,甚至有些菜来说更精致些,价格更便宜些,而且有不少都可以选小份。

淮扬狮子头,淮扬名菜。有肥有瘦的肉配上荸荠、香菇等材料,做成丸子。然后先炸后煮,里面还有整颗咸蛋黄馅。吃起来软糯,入口即化。

鱼汤面,小碗的9元一份。当地浓汤材料是用野生鲫鱼熬制而成,鲫鱼剖肚去血,入锅爆炒,起酥后加水熬汤,加入鳝鱼骨、猪骨一起熬。调味清淡,简简单单。吃起来面汤略浓稠,面条浸润着汤汁有些鲜味,吃起来绵软,小朋友很喜欢。

酱骨,同样已经酱得非常入味,大块骨头上的肉是酥软的,酱汁则是甜咸口,调味还蛮符合江浙这边人的口味,但北方人可能会不习惯。

蟹黄大汤包,个头大如碗,皮很薄。轻轻咬开一个“小窗”,和时间赛跑,快速吸入汤汁。它的馅由蟹黄、老母鸡汤、鸡丁、猪肉、香料、黄酒、虾米等20多种原料组成,而汤汁自然特别饱满。倒上香醋,撒上姜末,拌以香菜解腻,颇有仪式感地把肉吃光。

其他还有三丁大包和蟹黄汤包,早茶里面碳水含量超标。各色甜咸口的包子都有,还有一些软糯的糕点。点心现蒸上桌,也是用小推车推到各桌前。要说多好吃其实也不至于,但现蒸的热气腾腾,一笼叠一笼,如果吃不下包子还能拼着上,两只肉馅的,两只三丁的,两只马芥菜,配着茶水。而蒸饺,干丝,大包和鱼汤面都是每桌必点。我想,更多人喜欢的是这种感觉。

淮安:解家味道里的淮扬经典

来到淮安,我们找了当地一家开在社区巷子里的淮扬菜馆:解家味道。周围密密麻麻都是车,老店开了不少年。

分量堪比东北菜,5个人吃不了五盘菜。第一道他家的招牌,便是特色小炒鸡。口味相对会重一些,酱汁都很浓厚。小炒鸡鸡肉本身的口感好,所以带点糯滑,不会柴,辣椒炒香,香辣咸鲜。

平桥豆腐,淮扬名菜,曾因乾隆的御口亲赞而名闻遐迩。过去要用盐卤点浆的细嫩豆腐煮,现在餐厅用的更多是内脂豆腐。豆腐白如纯玉,细如凝脂,质地柔嫩。煮的时候将其切成一致的菱形小块,配以木耳丁、鸡蛋片、香菜沫,用鲫鱼脑和鸡汤调味。汤清淡鲜美,搭配相对酱汁浓郁的软兜、小炒鸡,能让肠胃缓解,喝着很舒适。

长鱼因为之前吃比较多,这里点的就是长鱼腰花煲。上桌吱吱作响,时间恰到好处。黄鳝煮熟去骨,肚兜肉切条,肉质滑嫩,腰花切好漂亮的花刀,油润薄滑。趁沸腾之际,用比较浓郁的胡椒调香,冬天吃起来就全身会暖暖的。

焦香小黄鱼,黄鱼肉质细嫩,鱼皮煎烤至焦黄,吃起来外脆里嫩。鱼肉底下铺着整层的蒜瓣,也让香气更浓郁。

炒米涨蛋,菜籽油烧,鸡蛋金黄,外层会有一层如锅巴一般的壳,蛋香味足。中间的挖起来,则像蛋羹一样滑嫩。口感也比较清爽,配着上面的丝丝脆米一起来吃。

高邮:百年面馆里的爆炒腰花面

从淮安到高邮,路上我们找一家百年老面馆:焦家巷面馆。下午一点多去,面馆仍非常热闹。

扬州饺面看高邮,高邮饺面数焦家巷。面条的种类从最基础的阳春面到经典的长鱼面都有,你看关键是在酱油底上。盛产河鲜的高邮,没有什么比虾籽更适合用来熬酱油了。

秘制的虾籽酱油,新鲜的小米葱,香浓的荤油,再加上嗅觉与味觉更为强烈的黑胡椒,放什么面都好吃。

点阳春面,就是一碗基础面底,可以自己加料来DIY,而其他不论是爆炒腰花还是长鱼,都是每碗现场炒的。

坐在店里,感觉热气腾腾,老板熟练地烧火,开锅,下面,用灶台大铁锅烧出的面条是有温度的。

点什么都不会错,阳春面配着扬州传统名菜水晶肴肉高邮咸鸭蛋,简直是神仙搭配。

爆炒的腰花面,面条被浓郁的酱汁覆盖,用筷子拌开,滋味丰厚。

吃完在老街逛一圈。高邮不算是热门旅行城市,老街上更多是生活在这里的街坊。根据县志记载:1955年以前,高邮饮食服务业保持传统经营特点:照相兼镶牙,茶、酒店兼书场,饺面馆代饼面,旅社兼浆洗。公私合营后,高邮的饺面馆也是下面、下馄饨都兼着打烧饼、卖油条。

热热闹闹的,都是生活气味。

扬州: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扬州的新年有点过于热闹,早茶馆几乎家家排队。本地人日常会去的早茶馆,第一是怡园,第二是香园。我们在扬州的行程中只去了冶春和香园,主要去多了容易审美疲劳。

在这里,基本把之前早茶没吃到的品类都挨个点了一回,算是尝鲜。扬州早茶的点心各色各样,可以用秀色可餐来形容。比如在冶春会有红楼梦美点组合,都是糯叽叽。咸口的如翡翠烧卖,五丁大包,真整只虾仁的蒸饺,甜口的就是千层油糕、细沙包。

再来一份扬州炒饭,蛋即便在扬州,炒饭的版本也有很多。蛋黄浆液裹着米粒外侧的谓之“金裹银”,蛋液藏在米粒内侧的则称之为“银包金”。有50元一份,也有300元一份的大师炒制。用料会丰富些,但连锁品牌门店的口感不会太正宗。

而在香园,因为中午生意太好,我们是和本地人拼桌。本地的3位,他们是许久未见的朋友,点菜也很简单:一人一盅文思豆腐,接着是虾仁煮干丝、宫保鸡丁、水晶虾仁,三碗饭吃得干净。我们这类外地人,难免会点一些招牌菜,比如醋冻肴肉、薰鲈鱼


最贵的则是松鼠桂鱼,和苏州吃到的味道一致,鱼面挂粉,炸得酥酥脆脆,但谈不上好吃。

离开的那天,我们还去了扬州的菜市场。最抢眼的可能是师傅们处理长鱼的娴熟。《山海经》记载:“湖灌之水,其中多鳝。”长鱼就是黄鳝,运河沿线淮安、宝应和高邮等下河地区的水乡都喜欢,而围绕长鱼一路能看到五花八门的做法,其中软兜长鱼是淮扬菜里的名品。而长鱼、松鼠桂鱼这些到了扬州价格几乎就到达了高值,想来还是一路上边走边吃幸福。

时间有限,只能从几家小馆窥视一点淮扬菜的影子,找点有趣的地方。而一路,比如路过杨中的时候能看到路灯都变成了“鱼形”,反应了一会忽然明白,原来到了河豚故乡。有机会下次去了再来写。而从扬州到常熟,还会过长江渡口,中间是壮阔的长江,一边是常熟,一边是泰兴。坐渡船在长江之上,看往来的货船,日落时分,江面波光粼粼,无比璀璨。

边走边看,边看边吃。最后放一些这次旅途中的照片,与你们分享2024新年的第一次食味之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