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草莓的“健康密码”:科学防治让“致富果”更甜
东港草莓的“健康密码”:科学防治让“致富果”更甜
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一颗颗红艳如火的草莓不仅成为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果”,更让这座城市赢得了“中国草莓第一县”的美誉。作为中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东港市的草莓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年产值超过60亿元,10万多农户投身于这一甜蜜事业。在这背后,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功不可没。
科学用药:精准施策保丰收
“以前种草莓最怕病虫害,一旦爆发就可能毁掉一整年的收成。”东港市椅圈镇夏家村的草莓种植大户夏广俊回忆道。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东港市草莓协会和草莓研究院积极推广科学用药技术,指导农户合理使用农药,既保证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又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在东港市草莓研究院的试验田里,研究员张明瀚正在仔细观察草莓植株的生长情况。“我们定期对病虫害进行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防治信息,指导农户科学用药。”张明瀚介绍道。通过精准施药,不仅提高了防治效果,还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实现了减量增效的目标。
绿色防控:生态种植促可持续
在东港市北井子镇徐坨村的草莓大棚里,种植户孙福洪正在检查悬挂的黄色粘虫板。“这些粘虫板可以有效诱捕蚜虫等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孙福洪说。除了物理防治,东港市还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如释放捕食螨控制红蜘蛛等害虫,使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构建生态平衡的种植环境。
“绿色防控不仅能减少农药残留,还能保护生态环境,让草莓种植更加可持续。”东港市草莓协会会长马廷东表示。通过这些措施,东港草莓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还成功出口到东南亚、非洲等地,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元。
技术培训:提升农户防治能力
为了让更多农户掌握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东港市定期举办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活动。在辽宁草莓技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姜兆彤和他的团队常年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我们不仅传授病虫害识别和防治知识,还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姜兆彤说。
“通过培训,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调整温湿度来预防病害,如何使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东港市长安镇王家村的草莓种植户季学丹表示,这些知识让她在种植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提升了草莓的品质。
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产业升级
在首届中国草莓产业发展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草莓种植专家和企业代表齐聚东港,共同探讨草莓产业的未来发展。会上,资深草莓病虫害防治专家隋飞飞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LED植物生长灯补充光照,不仅可以延长草莓的生产周期,还能有效预防某些病害的发生。”
东港市还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在东港市君桦生态果业有限公司的组培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培育脱毒草莓种苗。“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我们能培育出无病毒的种苗,从根本上减少病害的发生。”公司董事长吕治君介绍道。
未来展望:打造绿色安全草莓产业链
“东港草莓之所以能成为知名品牌,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绿色、安全、优质的发展理念。”东港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姜锡鑫表示。未来,东港市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完善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打造更加安全、高效的草莓产业链。
从田间到餐桌,东港草莓的每一步都凝聚着种植户的智慧和汗水。通过科学的病虫害防治体系,东港市不仅保障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更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颗小小的草莓,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