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赤眼蜂大战害虫:生态农业新宠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赤眼蜂大战害虫:生态农业新宠儿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91021165_121123720
2.
http://www.gxzf.gov.cn/hdzsk/zzqtyfzb/kpzs/t17969578.shtml
3.
https://www.gfcl.tw/product/detail/964941
4.
https://bioprotectionportal.com/zh-CN/resources/macrobials-in-biocontrol/
5.
https://gpabl.gzu.edu.cn/2023/0807/c18865a217601/page.htm
6.
http://www.it86.org/sf_75011B36FE8948099535C614E3C34ED0_209_B6FB8795195.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5%A4%E7%9C%BC%E8%9C%82%E5%B1%AC
8.
https://www.gfcl.com.tw/blogs/info/166801
9.
http://credit.fgw.sh.gov.cn/tsjjycmd/
10.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8749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升,生物防治技术逐渐成为农业领域的新宠。其中,赤眼蜂作为一种高效的天敌昆虫,在控制棉铃虫等害虫方面表现出色。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引入赤眼蜂成功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棉花产量和品质,还保护了生态环境。此外,国际上广泛应用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t),以其对多种害虫的特异性杀灭作用而闻名,同样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生物防治方法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还增强了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为可持续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1

赤眼蜂:生物防治的“特种兵”

赤眼蜂是一种微小的寄生蜂,体长仅约1毫米,但却是农业害虫的致命克星。它通过将卵产在害虫卵内,利用害虫卵液为营养源,孵化出的幼虫在害虫卵内发育,最终破坏害虫卵,达到防治目的。这种“以虫治虫”的方式,不仅避免了化学农药的污染,还能有效控制害虫种群,是生态农业中重要的生物防治手段。

02

与化学农药相比,赤眼蜂的优势显著

  1. 环保性:赤眼蜂作为自然界的天敌,对环境无污染,不会造成土壤和水源的化学残留,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

  2. 持续控制:赤眼蜂能在田间持续繁殖,形成稳定的天敌种群,长期抑制害虫数量,而化学农药则只能提供短期的害虫控制。

  3. 抗药性问题:害虫不易对赤眼蜂产生抗性,而化学农药使用不当容易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4. 生态平衡:赤眼蜂只针对特定的害虫卵,不会伤害其他有益生物,有助于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03

实战案例:赤眼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广西甘蔗种植区,研究人员通过释放螟黄赤眼蜂,成功控制了甘蔗螟虫的危害。具体操作是在早春时节,按照技术要求分批释放赤眼蜂,每亩地每次释放5张蜂卡,每张蜂卡含1000头赤眼蜂。这种持续释放的方式,有效降低了螟虫的种群数量,提高了甘蔗产量和品质。

在玉米种植中,赤眼蜂同样大显身手。例如,在玉米螟防治中,农民会在玉米螟卵期释放赤眼蜂,每次每亩释放3000-5000头,连续释放2-3次,间隔5-7天。这种精准的生物防治方法,不仅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还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

04

生态农业中的新宠儿

随着生态农业的兴起,赤眼蜂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四川成都的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科研人员通过无人机投放赤眼蜂放蜂器,每个放蜂器可容纳3000-4000只赤眼蜂卵,每亩地只需释放4个放蜂器,就能有效控制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害虫。这种绿色防控技术,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还提升了稻米品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05

挑战与展望

尽管赤眼蜂在生物防治中表现出色,但其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赤眼蜂的繁殖和释放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且效果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此外,赤眼蜂的防治效果相对较慢,对于突发性的害虫爆发,可能难以及时控制。

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将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形成综合防治体系。通过精准监测害虫发生动态,合理安排赤眼蜂的释放时机,同时在必要时辅以低毒、高效的化学农药,实现对害虫的可持续控制。

赤眼蜂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工具,其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民认知的提高,相信赤眼蜂将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