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欢乐节上的儋州调声:千年非遗展新颜
海南岛欢乐节上的儋州调声:千年非遗展新颜
2024年海南岛欢乐节期间,儋州调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这种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以其自由结队对歌、男女青年抒发情感的特点,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歌海之中,感受到浓厚的海南民俗文化氛围。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到儋州调声的魅力,也促进了海南旅游业的发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完美融合。
热闹非凡的非遗巡游
2024年海南岛欢乐节期间,一场盛大的非遗巡游活动在海口等地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齐聚一堂,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其中,儋州调声作为海南本土的非遗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巡游活动于6月16日上午10时在海口琼山区高登西街高兴里正式启动。活动现场人山人海,尽管天气炎热,但市民和游客的热情丝毫不减。巡游队伍由来自海南、河南、湖南、安徽、重庆等多个省市的非遗项目组成,包括海口虎舞、滑县高跷、儋州调声、杜心五自然门武术、颍上花鼓灯、琼中苗族招龙舞、大足鲤鱼灯、黎族打柴舞等11个表演项目。
儋州调声的精彩演绎
在巡游活动中,儋州调声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表演者们身着传统服饰,手勾着手,边歌边舞,展现了儋州调声独特的艺术魅力。他们演唱了多首经典曲目,如《单槌打鼓声不响》《洋浦水深泊战舰》等,这些歌曲不仅旋律优美,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儋州调声起源于西汉时期,主要流传于儋州市北部沿海地区。其表演形式以男女集体对唱为主,结合舞蹈动作,展现热烈的情感交流。儋州调声的曲调丰富多样,包括派生型、支生型、外来型和综合型等多种类型。其结构特征包括上下句对应关系、三句或四句对应体以及复对应体等多样化的曲体结构。
观众的热烈反响
巡游活动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观众们纷纷举起手机和相机,记录下这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来自湖南的游客李先生表示:“我们今天真的大开眼界了!这种亲身体验观看的方式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和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此次活动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各相关市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承办,省内外参加巡游活动各单位协办。通过在文化街区及打卡景点开展“非遗”巡游活动,让市民游客“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此次活动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非遗”传承人参加,从武术、孔雀舞到织美黎锦秀,都能看到热爱“非遗”的小朋友的身影。
文化传承的意义
儋州调声作为海南儋州的文化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情感价值。通过海南岛欢乐节这样的平台,儋州调声不仅得到了展示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到了这一独特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这不仅有助于儋州调声的传承与发展,也为海南文化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儋州调声也面临着传承的挑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年轻一代学习调声的人逐渐减少,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失传的风险。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设立非遗保护中心、举办中秋调声节等活动,推动儋州调声的传承与发展。
海南岛欢乐节上的儋州调声表演,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它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活力与魅力,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