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这些医用酒精别乱喝!
疫情期间,这些医用酒精别乱喝!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用酒精成为紧俏物资,一些不明来源的酒精出现在市场上,引发安全隐患。专家提醒,医用酒精不可饮用,且应认准执行标准编码GB 31640-2016、GB 10343-2008或GB/T 26373-2010购买。同时,使用医用酒精时需注意其易燃特性,避免靠近热源和明火,以免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请务必谨慎选购和正确使用医用酒精,保障自身及家人健康安全。
医用酒精与食用酒精有何区别?
医用酒精和食用酒精虽然都含有乙醇,但它们的用途和安全性大不同。
医用酒精主要用于消毒,其成分主要是乙醇,但可能含有醛、醚等杂质,不适合饮用。而食用酒精是经过精制处理的,杂质含量低,可以安全饮用。如果误将医用酒精当作食用酒精饮用,可能会导致中毒,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会损害肝脏和大脑功能。
医用酒精的正确使用方法
医用酒精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三种:倾倒法、擦拭法和喷洒法。
倾倒法:将75%医用酒精直接涂抹在皮肤或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但用量少时可能无法起到消毒作用。
擦拭法:使用无菌棉签或棉球浸润75%酒精,在需要消毒的皮肤或物体表面擦拭。但不适用于黏膜和大创面的皮肤消毒。
喷洒法:取适量75%乙醇酒精,均匀喷洒在手、皮肤或物体表面至干。但不易控制用量,用量少时可能无法消毒,用量大时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使用医用酒精的注意事项
浓度要求:酒精消毒的效果与其浓度密切相关。通常酒精含量在60%-80%范围内可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建议使用75%浓度的医用酒精消毒,应避免使用工业酒精消毒。
适用范围:医用酒精对于诺如病毒、乙肝病毒、链球菌、霉菌等消毒效果较差,因此不建议用于上述微生物的预防性消毒。
使用场景:酒精不适用于空气消毒。喷洒在空气中的乙醇聚集极易燃烧,喷雾浓度也难以达到消毒效果,一般情况下,在非医疗环境中只需定期开窗通风即可。
皮肤消毒:酒精不适用于破损皮肤的消毒。酒精对破损的皮肤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可以使用碘伏、络合碘等消毒伤口。
安全使用:使用酒精时需避开明火,清理周边的易燃物,注意开窗通风。用量要适当,尽量采用涂抹法,或喷洒物体表面消毒,但不应在空气中大范围喷洒使用。
储存要求:避光保存,防止倾倒破损。存放酒精的容器必须密封,以免乙醇挥发后无法使用。
车内使用:不要在车中放置液体酒精,如果确实有消毒需要,可以使用消毒湿巾代替。
医用酒精的安全隐患
医用酒精属于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都需要按照危险品的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如果医用酒精发生泄漏或不当使用,很容易引发火灾甚至爆炸事故。因此,在使用医用酒精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使用环境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和高温,避免静电产生。
如何选购医用酒精
选购医用酒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认准执行标准:医用酒精的执行标准编码为GB 31640-2016、GB 10343-2008或GB/T 26373-2010,选购时要仔细查看产品包装上的标识。
选择正规渠道:建议在正规药店或医疗器械店购买,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
检查包装:确保包装完好无损,密封性良好,避免购买已经开封或包装破损的产品。
注意生产日期:选择生产日期较近的产品,确保酒精的有效性。
总之,医用酒精并非饮品,切勿将其稀释后饮用。如需饮酒,请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酒类产品,并适量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