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蛟龙行动》揭秘核潜艇作战细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蛟龙行动》揭秘核潜艇作战细节!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47553833_121448078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7RI0JE05564NZG.html
3.
https://m.bjnews.com.cn/detail/1738242823168932.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4A067ZX00
5.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9A04IIA00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IIBLGD0530QRJA.html
7.
https://www.sohu.com/a/854609741_121924583
8.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67JDC50537ACUI.html
9.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9A05DI300
10.
https://www.sohu.com/a/854396021_160975
11.
http://www.news.cn/world/20250121/e41ea6992b424a16bf59016d910b5b55/c.html
12.
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3013629
01

从“听风者”到深海战神:《蛟龙行动》揭秘声呐兵神秘使命

在电影《蛟龙行动》中,一个特殊的兵种首次登上银幕,让观众得以一窥潜艇作战中最神秘的职业——声呐兵。作为潜艇的“眼睛和耳朵”,声呐兵在深海作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监听和分析水下声波,他们能够辨别敌我,为指挥官提供关键的战场信息。

02

声呐兵:潜艇作战中的“听风者”

声呐兵的主要职责是操作声呐设备,这是一种通过发射声波并接收其回声来探测水下物体的技术。在《蛟龙行动》中,王俊凯饰演的声呐兵曹弘浪展现了这一角色的专业魅力。他能够根据声呐辨别出游过潜艇的鲸鱼数量和大小,甚至在电吉他的启发下找到了潜艇螺旋桨的声音,从而辨别出敌方潜艇。

声呐兵的工作环境极具挑战性。在深海的漆黑环境中,他们需要在噪声的“汪洋大海”中大海捞“声”,从中辨别出民船、军舰、潜艇、动物等不同目标。实战中,分秒必争,快一秒识别能先发制敌,慢一秒则可能艇毁人亡。因此,声呐兵不仅需要具备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还要有在高压下迅速作出专业判断的能力。

03

实景打造:中国电影首次揭秘潜艇内部结构

为了真实呈现潜艇作战场景,《蛟龙行动》剧组不惜重金,1:1实景搭建了四艘潜艇。其中,“龙鲸号”长达120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长度,仅外壳搭建就耗时8个月。潜艇内部的机械结构、仪器仪表、武器系统等细节,均由潜艇、鱼雷等不同领域的专家顾问指导设计,力求完美还原。

影片通过一段行云流水的长镜头,展示了潜艇内部的生活舱、指挥舱、反制武器舱、指挥中心等空间结构。这种实景拍摄不仅让观众感受到潜艇内部的逼仄与压抑,更让密闭空间的压迫感从视觉隐喻转化为物理层面的集体性体验。

04

精准战术:鱼雷大战中的数学博弈

在《蛟龙行动》中,最令人血脉偾张的莫过于潜艇之间的鱼雷大战。当敌方潜艇与我方形成死亡螺旋的猎杀姿态时,林超贤导演巧妙利用声呐和海底地形特点布置战术,将战争还原成数学与运气的残酷博弈。

在一场关键战斗中,双方指挥官在声呐屏前同步解算鱼雷发射时机,将战争还原成数学与运气的残酷博弈。而“前雷佯攻、后雷打击”的作战方案将这场鱼雷大战引向高潮,展现了中国电影在军事专业性与类型片娱乐性之间的完美平衡。

05

水下格斗:开创中国军事电影新维度

除了潜艇大战,《蛟龙行动》还创新性地展示了水下格斗这一全新战场。演员们经过9个月的专业潜水训练,完成了400多个小时的水下实拍。在冰冷的水中,导演和演员们一起泡在水中,完整地拍好每一个镜头,为观众呈现出前所未见的深海战斗场景。

06

中国电影工业的新里程碑

《蛟龙行动》不仅是一部军事动作片,更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里程碑之作。影片在青岛影视基地拍摄,这里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中坚力量,拥有40个国际标准摄影棚和32个置景车间。一流的硬件设施为中国大片的拍摄制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蛟龙行动》,中国电影首次将核潜艇这一大国重器搬上银幕,展现了跨介质航行器、核动力、先进制导等尖端技术。这种对真实的极致追求,让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了震撼力,让观众在银幕前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真实的血与火,真实的生与死。

07

结语:大国重器,匠心呈现

《蛟龙行动》以近乎暴烈的姿态延续了《红海行动》的写实硬核风格,但在类型叙事和题材开拓上又走得更远。水下格斗、潜艇大战、鱼雷齐射,这些创新让深海战场既具临场感又充满未来主义色彩,构建了一套独属于林超贤的深海美学。

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精良的制作和震撼的视听效果,更在于它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飞速进步。通过《蛟龙行动》,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人对重工业电影的不懈追求,也看到了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这是一部值得所有中国观众骄傲的作品,它让我们相信:只有重工业电影,才能救中国电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