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学习的心理策略,你get了吗?
拼音学习的心理策略,你get了吗?
拼音是学习汉字和普通话的基础,对于儿童来说,掌握拼音不仅能帮助他们准确发音,还能为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许多孩子会遇到各种困难,如发音不准、拼读困难等。这些问题往往与学习者的心态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那么,如何通过科学的心理策略来提升拼音学习效果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激发学习动机:让拼音学习变得有趣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对于儿童来说,通过游戏化学习和儿歌教学等方式,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游戏化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游戏化学习是提高儿童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例如,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竞赛游戏。比如,当一堂课学完几个音标后,可以把几个音标逐个出示在黑板上,教师可以用学生“比一比,谁的音发得最佳”的竞赛,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养成仔细听音、观察口形、认真模仿的好习惯。游戏规则可以是这样:假设班上有30名学生,可以把学生分为5个小组,每组为6个学生,每一组观察一个音标,3个学生读,另外3个学生为这3个学生打分,并对分数高的及时给予鼓励或奖励。打分的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比如可以通过“亮牌”、“亮红灯”或“亮绿灯”的方式进行。因为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所以打分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学生十分喜欢做这类游戏,而教师利用学生的这种兴趣,在“玩玩赛赛”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教学效果很好。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合理引导学生对待输赢的结果。同时,游戏教学还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原则,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卡片游戏也是一种受欢迎的游戏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音标卡片,然后玩“找朋友”游戏。游戏规则可以是这样的:当一堂课学完几个音标后,可以把几个音标逐个出示在黑板上,并指定学生找相应音标对应的卡片,看谁找得最快,并及时地给予他们奖励和鼓励。游戏规则也可以是这样的:指定一个学生站到讲台前,教师随机为其抽出一张卡片,而台下其余学生是看不见的,并指定这个学生大声读出来,让台下的学生从自己的音标卡片包中以最快的速度找出相对应的卡片,并举卡片示意,并对速度最快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儿歌教学法:让记忆变得简单
儿歌教学法通过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音标规律。例如,“单元音共十二,四二六前中后”这样的顺口溜,短短几句就概括了48个国际音标的特征及其发音规律。在记忆具体的音标发音规则时,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编成不同的儿歌或顺口溜,以方便记忆,并很好地用来拼读单词。如:ee是组合,大树高高发长音[i:];oo是组合,短音[u]d/k前,food,foot是例外。又如:skirt,裙子长长发[
:]音;boot,靴子长长发[u:]音;noodle,面条长长发[u:]音。[θ]音中间一舌头,所以发这个音的时候,我们应该是上下牙齿咬住舌尖发出来的。如教学含有字母a的开音节单词时,可编这样的顺口溜让学生唱:Name,name;what's your name?Game,game;play a game. 这样一句句的顺口溜,小学生记起来是相当容易的,而且还不容易遗忘,记忆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在看似枯燥乏味的音标教学中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培养注意力:让学习更专注
注意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儿童的注意力往往与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密切相关。
集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海外华裔儿童学习拼音的经验表明,集中学习和系统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建议在较短时间内(不超过1个月)完成所有声母韵母的学习,并通过反复练习巩固记忆。不建议分散学习,如两节中文课+1节拼音课,此类分散学习的形式,破坏了汉语拼音的系统性,中断好几天甚至几周再回到拼音学习,上一课的内容已经忘的差不多了,这时候是该重点复习呢还是该重点学新内容?对于短期记忆力强过长期记忆的小朋友们,这种的学习方式很不友好。
及时纠错:巩固正确发音
及时纠错和不断复习是克服遗忘的重要方法。每个字母或者组合的拼读,一旦发现错误就要及时纠正,让准确的发音正确的拼读习惯占据孩子们的记忆。“忘性大”大概是孩子们的通病,攻克“遗忘”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复练习,学过的内容再读再练是复习,认字学词的时候练一练拼读也是复习,聊天打字、读一本带注音的书也是练习复习,慢慢地,孩子就能达到见字如见拼音,看拼音即能发音的境界!
克服畏难心理:让学习更有信心
畏难心理是许多儿童在学习拼音时遇到的常见问题。通过拟人化教学和情境教学,可以有效消除这种心理障碍。
拟人化教学:让拼音字母“活”起来
《趣味拼音学校》通过拟人化的方式,将拼音字母赋予独特的“人设”。例如,a爱唱歌、c是高冷的女王、s是个蚕宝宝。这种做法不仅让抽象的拼音符号变得生动有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每个字母的发音特点。
情境教学:让学习贴近生活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拼音知识。例如,在教学中设计郊游、参观、合唱比赛等场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拼音,这样既能加深理解,又能提高学习兴趣。
总结: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关键
拼音学习的心理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激发学习动机、培养注意力和克服畏难心理。通过游戏化学习、儿歌教学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集中学习和及时纠错,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拟人化教学和情境教学,可以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将帮助学生更轻松、更有效地掌握拼音知识。
记住,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节奏和方式也可能不同。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需要耐心引导,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相信通过科学的心理策略和持续的努力,每个孩子都能在拼音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