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央视推荐:如何通过情绪价值提升幸福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央视推荐:如何通过情绪价值提升幸福感?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8
来源
1.
https://dxs.moe.gov.cn/zx/a/xl_xlyz_xlzs/240604/1887591.shtml?source=xl_xlyz_xlzs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4-03/20/content_26068475.htm
3.
https://dxs.moe.gov.cn/zx/a/xl_xlyz_xlzs/240327/1881209.shtml
4.
https://news.cctv.cn/2025/01/09/ARTIJDphKGNoURgWUdvrsXht250109.shtml
5.
https://m.weibo.cn/u/2656274875?luicode=10000011&lfid=1005055659431045&featurecode=20000180%23
6.
https://cctvjingji.com/part-139/15170.html
7.
http://sscp.cssn.cn/xkpd/gn/202408/t20240815_5772258.html
8.
http://czrb.bohaitoday.com/pc/content/202407/16/content_134024.html

《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三成的受访年轻人会因为“情绪价值疗愈身心”而进行消费。“千金难买我高兴”成为很多人的消费理念。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年轻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烦恼,这种情况下,“花钱买快乐”成为他们的一个新的消费趋势。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袁勇贵指出,情绪价值是指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良好的情绪价值能让我们获得别人的喜爱,收获幸福感。在亲密关系中,双方都应该为对方提供高情绪价值,这样感情会更加持久稳定。此外,情绪价值的重要性也体现在亲子关系、朋友互动甚至宠物陪伴中。通过接纳自己、不过度担忧未来以及减少对他人评价的关注,我们可以更好地给自己提供情绪价值,从而提升生活幸福感。

什么是情绪价值?

从心理学角度,情绪价值指的是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一个人越能给他人带来舒服、愉悦和稳定的情绪,他的情绪价值就越高,带来的正能量就会越多,不仅能给自己增添信心,也能帮助他人走出低谷、摆脱困境;而有的人不懂得理解体谅他人,说出的话、做出的事让人难以接受,总让他人产生生气和难堪的情绪,这样他的情绪价值就越低。不管是生活还是事业,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情绪价值越高的人,越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幸福感。

情绪价值的类型

  1. 治愈型:当你的朋友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后和你抱怨,这个时候如果你能认真倾听,给他适当的安慰和理解,让他能够及时排解负面情绪,那么你就给了他情绪价值。

  2. 陪伴型:无论是和亲朋好友,还是和恋人,当两个人能够在陪伴彼此中得到快乐,感受到正向情绪的回馈,那么这段感情就有可能走得更远。

  3. 指导型: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有迷茫的时光,如果你能够在他需要帮助时,提供指明方向的帮助,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那么你就给了他情绪价值。

  4. 分享型:在他人欣于所遇、需要知己的时候,提供共同语言和思想碰撞,就像读到一首好诗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探讨,此时他就拥有了和你分享共同语言的情绪价值。

  5. 猎奇型:带领对方一起体验新鲜的事情,对于对方想做却不太敢做的事情,我们可以鼓励、带动他一起,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6. 怀旧型:如果有共同的经历且三观较为相符,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偶尔共同回忆往事,从而形成长久稳定的低频率接触关系。如高中时关系不错的朋友,虽然毕业去了不同城市上学,没有密切联系,但仍然可以形成终生友谊。

  7. 自我实现型: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肯定对方的优点、优势,让他人获得自信,这种积极的互动会不断推动双方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如何提升情绪价值?

  1. 情绪控制——十秒法则:倘若一遇到不如意事就恼羞成怒,甚至迁怒于他人,不仅会让自己心态失衡,还会影响他人的情绪,伤害与他人的关系。在情绪高涨时,先停下来,给自己十秒钟的时间进行冷静思考,避免在冲动之下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一个能够很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往往能以从容、淡定的心态为人处世,做到“事急人不躁”“事多人不烦”。如此,才能释放出更加积极的信号,让其他人愿意接受他、接近他。

  2. 优化语言表达:“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充分说明了,看似简单的一句话给他人情绪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沟通时,确保你的话语中蕴含的情感价值是积极和正向的,尽量用温暖、理解和支持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而非冷漠或攻击性的方式。

  3. 给予认同感:认同感可以被视为一种珍贵的能力,当我们在沟通中展现出真诚的倾听、深入的理解、共鸣的分享、积极的反馈以及共同经历的创造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向对方传递一种无形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连接和心灵的契合。当发现与对方有共同的经历或兴趣时,不妨分享出来。当对方分享自己的经历或想法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我很佩服你!”“这个想法很新颖!”“我会一直支持你!”“下次一定行!”这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能让他们感到被认同和尊重。另外,通过一起参与活动、项目或讨论等方式创造共同的经历,这些经历不仅能够增强彼此的认同感,还能建立更加深厚的友谊和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能够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得心应手,还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同样的,为别人创造情绪价值,不妨也试试为自己提供情绪价值,好好爱自己,时刻关注自己的情绪,其实没有真正的“负面情绪”,只有未被了解的内在需求。

情绪经济的特质

  1. 消费虚拟化:情绪消费与实物消费的不同来自于其虚拟化特征,通过虚拟产品、虚拟服务来帮助消费者,这些丰富有趣的虚拟服务和体验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树洞倾听”满足了人们“情绪垃圾桶”的需求,“闲聊唠嗑”形成在线人际沟通渠道,“夸夸部落”可以听到久违的对自身的积极评价,凡此种种均可以通过虚拟消费品提供情感慰藉和基本心理需求。虽然相较于真实的情感关系,情绪消费所生产和提供的更多是虚拟化的抚慰和人际关怀,但也可以短暂地满足个体被陪伴、被关怀、被安慰的情感性支持,当然这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互动、社会表露、彼此分享、深情厚谊等仍存在较大差别,难以改变其片面性和表层化的商品属性。

  2. 产品数字性:生活方式改变不断孕育新的消费形态,数字化、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系统性、全面性和颠覆性的变革,人们由此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尤其是对于被称作“数字原住民”的青年群体来说,更是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在数字化的生活空间中,很多青年人采用数字技术学习、交流、娱乐、休闲,数字化应用加快融入到日常生活场景中、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也在重构人们的情感世界和价值生态。Z世代(一般指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之间的年轻人)消费者大部分是数字化消费的拥趸者,他们通过虚实融合的体验平台,利用数字技术的蓬勃性和独特性,寻求情感个性化体验服务。例如,“AI心理陪伴师”可以24小时在线智能进行心理疏导、改善负面情绪,相比传统的面对面咨询更便捷、更快速、更私密,这些陪伴型数字体验通过小额消费即可达成全天候情感陪伴价值,他们可以不带偏见地听取倾诉,提供安全的情感出口,减轻精神负担。

  3. 心理补偿性:从补偿性动机视角来看,消费行为的产生并非来源于特定的客观消费需求,而是为了弥补某种心理缺失或自我威胁(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用语,指当人格结构中本我的原始冲动不符合自我要求时,本我对自我构成的威胁)。补偿性消费行为十分常见,例如,当我们孤单时可以找朋友聊天或者聚会,也可以独自饮酒或者吃冰淇淋来缓解孤独感,后者就成为了补偿性的消费行为。当个体感受到人际关系需求达不到满意程度时,则会考虑通过购买的方式作为替代性选择方案加以补偿,该补偿既可以是对生理层面的满足,也可以是对情感修复层面的满足。补偿性消费行为理论认为,为缓解消极的负面情绪,消费者通常会以补偿性消费行为作为应对策略来减少自我差异。例如,通过旅游搭子、美食搭子、游戏搭子等浅层社交满足深层人际社交的不足之感。也可以通过象征性自我完成策略,与某个产品建立替代性社会联结而象征性弥补社会关系的缺失。例如“玩偶修理师”就拥有不少成人顾客群体,修理师像外科医生一样身着白大褂,为成年人修补其童年的玩偶玩具,被誉为“童年记忆修补大师”。人们可以借助消费进行心理慰藉和自我修复,也可以借此回避自我威胁带来的伤害,“为情绪买单”成为当代青年人的生活时尚。

  4. 行为符号化:消费的象征意义,从最初的自然所需转变为与身份和地位相互关联的符号代表,例如奢侈品消费等,随后消费逐渐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转变为符号价值。当社会化大生产提供的商品前所未有的丰富后,消费象征意义的改变在于早期受到生产力水平因素的限制,以生产性消费为主,消费的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和生产力水平的迅猛发展,商品日趋丰富,消费者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随即寻求更高的发展性需要,如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借助消费,青年试图建构一个共享的价值符号以实现心灵的栖息和达成情绪的修复。情绪消费也是青年群体自我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认同的表征方式之一,情绪消费赋予青年群体的独特价值意义,也是他们表达自我、满足个性化彰显、寻求差异化、关注内在化的核心所在。

情绪经济背后的社会心态表达

情绪消费是需求,社会心态是起点。情绪情感是人的基本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消费选择和消费行为,也同时正在演变成一种消费品。于是,悦纳、幸福、满足、意义、亲密、福流……都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稀缺产品,消费市场出现的情绪消费产品不断涌现,既是时尚和潮流,也彰显了人们内在的动机追求和社会心态表露。

对自尊的感知引发青年群体心理修复的渴望。人具有社会属性,如果在生存的环境中感受不到爱与归属,便不能发展成为正常的人类心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当人们的需求不被满足时会导致自我威胁感知,便会引发自我修复的补偿性想法。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物质需求满足后,人们对心理需求的满足提上日程,希望通过消费行为追求精神的愉悦和内心的满足感,用以补偿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和不顺心。青年人在面对现实中的自尊威胁时,往往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寻求对自我的肯定、人生理想目标的实现、社会关系的满意与充盈、人生意义的丰满与价值、个人自我实现的可能与自我超越的满足……面对个体自尊威胁,人们往往会有普遍相似的反应,首先引发近端防御,随之唤醒焦虑,激活逃避动机,抑制积极行为,接着有可能加剧远端防御,形成持久性消沉,面对受挫强化回避。通过情绪消费可以有效进行心理慰藉和自我修复,以回避自我威胁和自尊损伤带来的伤害。

结语

在当今社会,情绪价值已经成为衡量人际关系质量的重要指标。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能通过提升情绪价值来建立更稳固的连接和更深的信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情绪价值的培养,学会给予和接受情绪支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