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莱村:一个边境村寨的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之路
景莱村:一个边境村寨的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之路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打洛镇,一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傣族村寨——景莱村,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这个距打洛口岸仅5公里的边境村寨,不仅成功保护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傣族文化
走进景莱村,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傣族风情画中。寨子里一步一景,极具特色:崭新的傣家吊脚木楼高大宽敞,齐腰的花草筑成院墙;寨内有西双版纳规模最大的塔林,金碧辉煌的寺院熠熠生辉,贝叶书院里珍藏着古老的贝叶经文化,村史馆记录着傣寨从贫困到富裕的变迁历程。
更令人称道的是,这里传承着傣族慢轮制陶、手工造纸、打铁、织锦等10余种传统手工艺,展示了多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游客可以在这里亲手体验傣族手工造纸、慢轮制陶等传统技艺,感受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乡村振兴
景莱村的成功离不开其创新的发展模式。村寨采取“党支部+企业+村民”的运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企业带动和村民参与,共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村寨与企业紧密合作,开发了“吃在傣家园、住在傣家楼、乐在景来寨”等乡村旅游项目,培育傣家特色餐饮民宿,建设农副产品销售平台和传统手工艺体验点。同时,企业还构建了“企业+农户+互联网”的特色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全面提升景区二次消费,实现村民创收、企业盈利的双赢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景莱村还积极探索大健康、田园、康养综合体发展模式,结合“农、康、体、旅”建设理念,坚持景区化、高端化、生态化、智慧化发展,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乡村形象,真正实现了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的目标。
荣誉背后的故事
如今的景莱村已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获得“中国傣族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基地”“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20余项荣誉。这些荣誉的背后,凝聚着景莱村全体村民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和发展乡村旅游,景莱村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更让傣族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7万元,真正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双赢。
景莱村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借鉴:只有将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边境小村寨的故事,正在激励着更多乡村走上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并重的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