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院提醒:机票退改签规则复杂,购票需谨慎
北京四中院提醒:机票退改签规则复杂,购票需谨慎
北京四中院近日发布重要提醒:购买机票时要特别注意退改签规则,避免因理解不当引发纠纷。这一提醒源于近期多起相关诉讼案件,暴露出消费者在购票时容易忽视的一些关键细节。
退改签规则:复杂且易被忽视的细节
退改签规则是机票购买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罗某在某旅行类网络平台上购买了一张机票,其中包含机票14272元,税费3444元。购票时,罗某查看了相关“退改签规则”,规则显示“提前3小时退票的,票面全退,可退税款158元”。在退票时,罗某被扣除了3286元的税费。罗某主张因网络平台“退改签说明”显示不清,未清楚表明退款金额不涵盖税款部分,导致其产生“款项全退”的错误认识。
北京四中院审理后认为,罗某将“票面全退”理解为“款项全退”系其误解,APP“退改签规则”并不存在标注不清、混淆等情形,驳回了罗某的诉讼请求。“预订机票时,消费者首先关注的是价格和时间,对退改签规则缺乏足够的重视。”北京四中院法官介绍,机票价格由票面价格、其他税费组成,退改签规则中标注的“票面全退”不能理解为“款项全退”,其中税费如何退款还需要依据退改签规则执行。
退改签规则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同航司标准不同:以国内经济舱N舱为例,在航班起飞前168小时(含)前,南航和国航都要收取实际票面价格20%的手续费,而东航仅收取10%。
舱位不同,费率各异:以南航为例,经济舱T舱在规定时间前退票要收取20%的退票费,而L舱只需收取10%。
时间因素影响费率:距离航班起飞时间越近,退改签费用越高。比如南航在航班预计离站时间前48小时(含)前,经济舱Z、T、N、R的退票费率高达40%。
国际机票采用“一口价”模式:与国内机票按比例收取不同,国际机票的退改费用是固定金额,且每条航线、每个舱位标准不同。
平台与航空公司:责任如何划分?
在王先生的案例中,他在某旅行APP上购买了两张公务舱机票,页面显示执飞飞机为空客A330,但实际执飞的是A321中型客机。王先生认为APP构成欺诈,但法院最终认定不构成欺诈。
这一案例说明,在电商平台购票时,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平台角色定位:大多数情况下,电商平台只是服务提供者,而非实际出票方。
信息更新时效:航空公司调整航班信息时,平台可能无法第一时间获知,导致信息滞后。
责任归属:如果因为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纠纷,应向航空公司主张权利,而非平台。
购票注意事项:理性消费,避免纠纷
仔细阅读退改签规则:购票时不要只关注价格和时间,一定要仔细阅读退改签规则,必要时可向客服确认。
关注航班动态:及时查看航班信息,遇到调整及时与航空公司联系。
理性维权:出现问题时,要区分平台和航空公司的责任,依法理性维权。
选择信誉好的平台和航空公司:尽量选择知名度高、口碑好的平台和航空公司,减少纠纷发生的可能性。
保留证据:购票时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退改签规则截图、购票页面信息等,以备不时之需。
北京四中院法官提醒,消费者在购票时应详细了解机票退改签规则,理性消费,避免因为忽视信息导致不必要的纠纷。同时,航空公司也要切实履行告知义务,保障旅客的知情权和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