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高发季,雾化治疗成新宠?
甲流高发季,雾化治疗成新宠?
近期,甲型流感(简称“甲流”)在全国范围内呈现高发态势。监测数据显示,当前流感病毒阳性率虽然上升趋缓,但99%以上的流感病例均为甲流,主要毒株为甲型H1N1。面对来势汹汹的甲流,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雾化吸入干细胞外泌体,正在成为养肺护肺的新选择。
雾化治疗:居家防治甲流的新选择
在甲流高发期,医院人满为患,不仅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也给患者就医带来诸多不便。针对这一情况,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联合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发布了《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家庭雾化吸入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5)》,推荐轻症患者采用居家雾化治疗。
雾化治疗是将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通过吸入方式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和肺部的治疗方法。相比传统口服或注射给药,雾化治疗具有以下优势:
- 起效更快: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避免了消化道和肝脏的首过效应
- 用药量更少:只需口服剂量的十分之一,即可达到相同疗效
- 不良反应少:减少了全身用药带来的副作用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刘瀚旻教授指出,冬季由于气温低、空气干燥,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刺激,患者往返医院就诊存在诸多不便。居家雾化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还能避免交叉感染,尤其适合儿童、老人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
干细胞外泌体:雾化治疗的创新突破
虽然传统的雾化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能有效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例如,沙丁胺醇可能导致心动过速,异丙托溴铵可能引起口干、恶心等不适。而更早的“呼三联”方案(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庆大霉素)也因副作用较大而逐渐被淘汰。
在此背景下,干细胞外泌体雾化治疗应运而生。外泌体是由活细胞分泌的纳米囊泡,直径为30-150nm,内含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干细胞外泌体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具有以下优势:
- 可溶性生长因子:促进肺泡上皮细胞生长,参与肺组织修复
- 抗炎细胞因子: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粘液分泌
- 免疫调节因子: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细菌感染
一项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登记的临床研究(ChiCTR2000030261)显示,干细胞外泌体雾化治疗对新冠肺炎患者安全有效。研究纳入7例新冠肺炎患者(2名重症、5名轻症),结果表明:
- 轻症患者:接受外泌体雾化治疗后,肺部病变吸收时间显著缩短。有外泌体雾化治疗的轻症病例18天即完全吸收,而未接受治疗的病例则需要27天。
- 重症患者:外泌体雾化治疗能有效促进肺部病变吸收。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肺部病灶完全吸收,而未接受治疗的患者仍存在纤维化阴影。
- 早期治疗效果更佳:从一开始就接受外泌体雾化治疗的患者恢复更快,所需时间仅为两周左右,而延迟治疗的患者则需要近一个月。
推广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尽管雾化治疗具有诸多优势,但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魏理教授指出,目前药学门诊仍存在公众认知度低、药学人才短缺等问题。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专家建议:
- 建立“医药共管”模式,由医生和药师共同管理患者用药
- 加强公众教育,普及雾化治疗的正确使用方法
- 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明确药师职能定位
魏理教授表示,通过“医药共管”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疾病急性发作次数,降低医疗费用。目前,广东已有超过30家医院设立了药学门诊,覆盖13个城市,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长期疾病管理服务。
面对甲流高发的挑战,雾化治疗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成为呼吸道疾病防治的重要手段。随着干细胞外泌体等创新技术的应用,雾化治疗的效果将进一步提升。然而,要充分发挥其潜力,还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完善医疗服务体系,让这一便捷有效的治疗方式惠及更多患者。